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二章 淹沒,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夏季時節,天降暴雨。

江陵城頭上,大雨嘩嘩直下,朱然手扶腰間長劍,帶著斗笠,親自巡視城樓。

近日由於暴雨數日,漢軍為避雨水,向西北移寨去了,放棄了圍城。朱然擔心王平、鄧艾二人乃是大漢名將,其行為有詐,特意親自巡視城樓,防止他們去而復反,襲攻江陵城。

巡視間,天空中忽然劃過一道閃電。那閃電的電芒縱貫深暗的蒼穹,不由令人生畏,朱然下意識地遮住了眼睛,接著便是一陣滾滾的雷聲傳了過來。

雷聲過後,又是一道同樣耀眼的閃電。雷聲與閃電短期之內,不斷交替,漸漸消散於無。

朱然睜開雙眼,跳望天際,只見西面的廣闊的天空間,隱約變成了白茫一片。此景恍如陰沉的雲層中彷彿開啟了天河之門,無窮無盡的水,正從天邊飛流直下,洪流越來越近,不斷吞噬江陵城外的可見之物。

洪水的聲響也摻雜著雨水聲,灌入他的耳朵。

“洪水!”

常年生活在東南地區的朱然,腦子裡反應過這個詞語,他不由得渾身發冷。

緊接著朱然手穿過雨幕,抓住侍從的領口,喊道:“洪水來了,快讓人往高處撤,特別是糧草,千萬不可讓其遇水發潮。”

“諾!”

被眼前場景嚇呆的侍從,被朱然喊回過神後,連滾帶爬地將此訊息通知給城內守軍。

“洪水來了!”城牆上無數淒厲的嘶喊此起彼伏,驚動了城內的所有人。

在磅礴的暴雨之中,大水朝著江陵城奔湧而來,它們輕易地摧毀漢軍遺留的營壘工事,堆積攻城的土丘,被大水吞噬著只留尖尖可見。

與此同時,江陵城內又響起了一陣的呼喊聲道:“大江堤壩被沖毀,大水來了!”

站在雨中聽到此則訊息的朱然,身體不由更冷了。如今的他結合早些時候漢軍的行為,徹底反應過來。此水必定是王平引來,欲淹江陵城,以來破敵之用。

萬里長江,險在荊江段。

論長江中下游受洪水威脅最嚴重的地區,莫過於江陵(今荊州)了。若據史載,西漢至清末的二千多年裡,江陵受洪水災害二百餘次。

因此生活在此地區的人民常建造城牆和修築堤壩來防禦洪水,形成築城——圍堰——分洪區的一套防洪體系。

因此王平在包圍江陵的數月將期間,一邊挖毀長江堤壩,又讓人在各條河水將修築堤壩,以來達成改道淹沒江陵城的目的。

時入夏季,暴雨連綿數日,各地的河水暴漲,而人力所修築的堤壩根本無法阻擋。就在今天凌晨時分,西面的沮、漳、沱三水改道,從河道中衝了出來,形成高過平地丈許的水浪。水浪所過,不止席捲了原野,更湧向江陵城,灌入城內。

而水位暴漲的長江沖垮了江陵城段的堤壩,洪峰漫湧而來,勐然間越過了長江堤壩的頂端,如同瀑布般傾瀉下來。

西、南兩面的洪水衝到了城牆下,拍打起丈餘的濁浪,大量被水裹挾的動物屍體、樹木洶湧而來。

荊州城內亂作一團。

自前些日起,暴雨連下,江陵城內的河渠水位上溢,朱然命令士卒製作土袋、沙包,填塞各處缺口處,防止河水滿城。而在洪水的灌入下,河水徹底沒過了沙包,城內水位以肉眼可見的方式上升。

朱然狂奔到城門下方,沿途大喊道:“堵死城門,若讓河水沖垮城門,大水盈城將危矣,搬運糧草者往高處搬運。”

他的吼叫聲雖被隆隆的洪水聲及嘈雜的聲響所覆蓋,但以朱然的地位和聲望,還是讓集聚一批士卒,漸漸地他透過侍從又重新掌握了城內的各部。

經歷了短暫的混亂之後,吳軍士卒開始聽從朱然的安排規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