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五章 水文,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孫權微微頷首,說道:“卿之兵略,朕知也。回國之後,若蜀人攻吳,卿保荊州,朕為後援,若有戰事,遣信東出。朕遣大將西援,助卿破蜀。”

“臣必不負陛下重望也!”陸遜沉聲說道。

……

就在孫權、陸遜君臣竊竊私語,討論未來之事的時候,距離他們的前方,魏延正統領將士做著部署。

魏延手持腰刀,身披輕甲,指著漢水河道輿圖說道:“今諸葛恪知曉我軍佈置木塞、浮橋,以斷其歸路,其必有謀劃。我軍當有後手,方能破吳水師。”

說著,魏延朝向身側的兒子魏良,問道:“尋到多少艘小舟?”

魏良露出尷尬之色,說道:“啟稟父親,漢水常經戰亂,百姓無所依,良只搜刮到十二艘漁船。”

魏延瞪了眼魏良,對於自己這個兒子,他可是恨鐵不成鋼,早年太過寵溺,生怕虧欠了他。如今成長從軍,其缺點都暴露出來,作戰不行,後勤也不行。若是放在上丞相和王平二人手下任職的話,沒幾下就砍了,以正軍紀。

不過十二艘漁船也勉強夠用,魏延理了理頭緒,說道:“漢水河道狹長,襄陽一帶,水道近寬兩千餘步(3000米)左右,可比大江。不過襄陽至江夏一帶,河道狹長,豐水時可有二百餘步左右,枯水時僅有百餘步之長。”

從氣候上來說,漢江屬亞熱帶季風區,全年來看水量豐沛。但由於漢水起源於隴西一帶,受上游影響頗大,又因為地處南陽盆地,因此年內徑流量分配不均勻。4-10月徑流量佔全年的75%左右,剩餘的幾個月就進入了枯水期。

加之漢水本身存在洩洪問題,漢水一帶每逢夏季經常會發生洪水。關羽能夠北上逆擊曹仁,水淹于禁,正是深入瞭解了漢水的深層次變化,尋找到了規律。

“今至隆冬,河水不豐,其艦隊狹長,我軍當個內藏火物,趁東吳大船至時,從蘆葦蕩之中殺出,燒燬大船,阻擋後方艦船南歸,奪其艦船,為我大漢之用。”

說完,魏延拔出長劍,在地上畫了幾筆,說道:“先讓吳人大軍突破木塞,驕其心智。後至藍陽聚一帶,此地水草豐茂,蘆葦遍佈,將船隻藏於此地,屆時待大支艦隊過來,伏擊後部,或能奪其船也。”

魏延本想利用木塞、浮橋阻擋吳軍南下,但隨著諸葛恪的到達。魏延還能猜測出吳軍有應對之策,不如把他們衝破木塞,在適合埋伏的蘆葦蕩伏擊一場。乘著漢水正z值枯水期,放過前軍大部,附近後軍的艦船。

屆時大火點燃,已經渡過的艦隊想要掉頭救援,因河道狹長,水位枯竭的問題,將會非常困難。大漢也因此有可趁之際,小勝一場,掠其物資,奪取船隻。

畢竟魏延所部缺乏大量艦船,想要大破吳軍無異於痴人說夢。

“諾!”

(還有一章,可能會晚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