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八章 啟用,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小道,可通柳子關身後,直抵襄陽城,可有此路如此?”

嚮導盯著輿圖半晌,說道:“當有此路,不過此路榛莽蒼蒼,陡險蔽野,常有虎狼出沒,行走不易。且襄陽戰亂數十年,小道往來之人少,僅有跡可循而已,行走還需伐林為道,穿梭其間。”

頓了頓,嚮導補充說道:“我等走此路,當在黎明之時,抵達襄陽城。”

鄧艾收起輿圖,吩咐道:“令紀信為先鋒,伐林為道。大軍之中二十人用一火把,不許作聲,不許耽擱,緊跟前隊透過。”

說完,鄧艾立即遣騎卒告知眾將,傳達軍令。

隨著鄧艾軍令下達,大量火把迅速熄滅,在漆黑的夜色當中之間,僅有微弱的光亮可見,所有人的腳步也刻意放緩,順著身上的繩索,緊緊跟著前隊,走了一個時辰,進入了柳子山的森林當中。

在幽深的森林當中,伴隨著涼風,不由令人毛骨悚然。不過任何的驚訝聲或是談論聲,卻被他們嘴上的枚堵住了。

在紀信領著巴人士卒,嘎吱地劈砍下,一條小路瞭然而成。身後漢軍士卒握緊長索,很快透過小道。

鄧艾為接下來的戰鬥做準備,特意離開佇列,往高處而去,居高鳥瞰東面情形。

只見遠處有燈光閃爍,想必應是吳軍的營寨,但由於距離過遠,看不清楚內部情況。不過的話,鄧艾卻知道了吳軍對自己的所部應該是沒有防備。

鄧艾看了眼天色,行軍速度提前了嚮導的預測,吩咐道:“傳令大軍,從出柳子山後,向南而行,繞至峴山,從峴山方向,突襲吳軍營壘。”

“諾!”

此時佇列最前端的紀信所部,已經下了山,往襄陽至江陵的大道走去。

此路雖是繞行,但由於道路遼闊廣闊,行走頗易,而且由於是後方,臨江設寨的東吳營壘,守備並不森嚴。

紀信見離吳軍營壘不過四五里地,身後的鄧艾大軍還未抵達,便停了下來,于山坳間稍稍休息,恢復體力。

未過多久,鄧艾牽著戰馬緩行而至,低聲喊道:“紀將軍可在?”

“末將在此。”

紀信仔細分辨了下,聽出了鄧艾的聲音,回應道。

鄧艾湊近紀信身旁,說道:“如今夜色明亮,我軍潛伏至此,孫權必然不曉。其東臨襄陽城,西有柳子關為險,故其西面守備當是鬆懈。我軍挑選步騎精銳二千人,由將軍率領從西寨突入,吸引吳軍注意。屆時艾率大軍從南門破寨,必能大破孫權。如何?”

紀信眼神一亮:“諾!”

想了想,他繼續說道:“將軍,吳營北有水寨,吳軍乘船向南逃竄,如何?”

鄧艾笑了笑,說道:“那便西攻全琮,有敗孫權及破全琮之功,你我當足矣。”

“諾!”

鄧艾還有話沒有對紀信深說,作為此次戰役的規劃者之一的他,可是知道上丞相的佈置不止於此。

從東鄉南下的魏延所部,可是從漢水東面直接插入到吳軍回師的水路上,若是能夠計劃成功,設立木塞,孫權撤軍必然又要折損部分士卒。而且在漢水北面的朱然所部,可是有霍弋的五千騎卒盯著。

在西面全琮所部,又有吳班與其對峙,等自己攻破孫權,再回師向西,直接前後夾擊全琮,必能大敗。

而這一系列的棋子能否啟用,就在自己所部了。

(地圖彩蛋章)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