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七章,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漢新宮長亭內,劉禪與南中高官李恢、馬謖、馬忠等人相談甚歡。

這是劉禪少有的接見封疆大吏,而且是批次接待南中諸郡守。這或許代表一個訊號,接下來大漢對南中的治理,需要上一個臺階。

眾人相談之際,黃皓領著宮娥端著冰盤走了進來。

黃皓將水果最豐盛的冰盤,端放到劉禪面前。

劉禪見李恢冰盤與南中郡守一樣,微微蹙眉,招手說道:“給李都督換份與朕相同的冰盤。”

宮娥欲將冰盤重新端起來時,李恢用手阻攔,連忙說道:“陛下無需如此,恢與幼常等人皆為陛下之臣,此禮足矣。若冰盤與陛下同盤,是乃臣失禮也!”

劉禪佯裝不悅,板臉說道:“朕乃是君,德昂(李恢字)為臣,朕之旨意,卿欲違之?”

李恢聞言,也不好繼續說什麼,拱手應道:“臣不敢!”

宮娥這才端起冰盤,出亭給李恢重新換一份。

劉禪看著眼前的冰盤,吩咐說道:“先將此盤先端過李都督食用。”

李恢擦了擦頭上熱汗,惶恐不已,起身拱手說道:“陛下厚待之盛,臣安敢受之。”

劉禪擺了擺手,不以為意說道:“卿且安坐,卿居烈日光照之下,熱汗滾滾,先食冰盤去暑,勿負朕之美意。”

眾人望去,長亭雖有帷幔包圍,但李恢的座位卻依然在陽光之下。

李恢將嘴裡的拒絕之語嚥下,感動地說道:“諾!臣多謝陛下關心。”

宮娥款款走來,將冰盤放到天子案前,又緩緩退到天子身後扇風。

劉禪看向李恢,惋惜說道:“朕登基之初,南中傾廢,幸得卿固守朱提郡,後卿又與上丞相一同平定南中,朕數次欲接見卿,以酬卿之功績。但是因南中早些年叛亂頻發,卿率軍東征西討,不得離職,甚為可惜。”

李恢有些感觸,說道:“南中蠻夷眾多,地理情況複雜。上丞相率軍回師後,南中大姓豪強,民族酋首以為有機可乘,多次起兵造反,攻陷郡縣,殺害官吏。雖臣常欲往成都拜見陛下,但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率軍平定四方,以護南中安寧。”

確實如此,李恢在治理南中的初年,局勢並不安穩,每年都出徵。而李恢平定叛亂後,基本上都剷除惡類,遷首領於成都,移百姓充實郡縣。

可以說是,大漢南中治理的首功在李恢,若沒有他,大漢北伐的腳步必然會被拖累。

劉禪好奇問道:“近些年來,李卿是如何治理南中?”

“臣慚愧,治理南中綱要皆是上丞相規劃之謀。恢不過按照上丞相所留遺策,循規蹈矩為之。分化南中蠻夷,行以夷治夷之策,再建軍以武治南中,再由各地郡守教化之。”李恢如實回答道。

劉禪見李恢如此謙遜,絲毫不提自己的功績,心中也不禁感慨起來。諸葛亮出兵春去秋回,真正留下來治理的大部分還是依靠李恢。

面對剛剛大亂之後的南中,人心混亂。不過數年,李恢便讓南中初步安定,使各郡縣能夠上交賦稅,並向成都提供耕牛、戰馬、犀革、金銀,以充軍資。而且還建立起一支能夠鎮壓南中叛亂的強力武裝,可見李恢文韜武略的能力。

劉禪舉起酒樽,感慨道:“卿謙虛也,南中安定皆有勞於卿親力親為。朕在此舉樽以謝李卿。”

面對劉禪真情實意的道謝,李恢舉著酒樽,抿著嘴唇,喜悅說道:“臣恢謝過陛下。”

說完,劉禪、李恢二人舉樽,一飲而盡。

劉禪放下酒樽,沉吟片刻,說道:“卿可知漢吳中分天下之盟乎?”

李恢隱約知道劉禪所說此話的意思,拱手答道:“臣有所耳聞,交州歸吳。”

見李恢知道,劉禪輕聲一笑,也不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