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九章 歸降與退兵(彩蛋),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公元229年,漢帝劉禪建興七年,魏帝曹叡太和三年,吳帝孫權黃龍元年,五月。

清晨,雙河口旌旗招展,軍號鼓樂之聲響徹山道,山下漢軍營寨裡飄起縷縷炊煙,比往常食用之量多出一倍有餘。

賈嗣赤裸上半身,頭圍白巾,手捧佩劍,緩緩下山。左右舉著各自符印,緊隨其後。

一刻後,賈嗣與數十名魏軍校尉走到山腳,只見兩旁漢軍羽林騎手持漢戟,軍士捶鼓,俊偉的大漢天子身著甲冑等候在前。

賈嗣緩緩驅步上前,跪地手奉佩劍過頭,恭敬地說道:“罪臣賈嗣,不識天數,助紂為虐,助兇攻漢,罪該萬死。但臣幡然醒悟,今攜大軍六千六百五十一人,將校二十一人,歸附漢室,望國家納之,讓我等將功贖罪,以補過往之失。”

劉禪上前先是取過佩劍,再扶起賈嗣,安慰說道:“諸位將軍生於魏境,為逆魏效力無可奈何,今棄暗投明,過往之事既往不咎,無需放於心上。”

說完,劉禪雖然看不起二五仔,但是為拉攏軍心,於是卸下自己背後的披風,將披風蓋在賈嗣身上,拉攏人心,溫聲說道:“清晨溼氣頗重,賈將軍切勿著涼,以傷身體。”

賈嗣‘痛哭流涕’,說道:“我等罪臣豈敢受陛下如此大恩,陛下仁德,嗣無以回報,願為陛下牽馬墜蹬。”

劉禪笑了笑,毫不在意,而是客套地對賈嗣說道:“將軍勇冠三軍,軍中豪傑。朕怎可讓將軍大材小用,行護衛之事。今逢亂世,將軍當立功立事,開國承家,不負將軍一身大才。”

開玩笑,讓這個二五仔給自己牽馬墜蹬,哪一天死了都不知道。而且這二五仔也只不過是在試探自己的意思,畢竟誰也不想投降之後,待遇還不如從前。

頓了頓,劉禪扶起賈嗣,笑道:“賈卿今棄暗投明,朕封卿為奉義中郎將,進封亭侯。諸位將軍各有進爵封賞,勿憂!”cascoo.net

賈嗣之前為折衝將軍,在魏國中乃是五品,奉義中郎將是四品,而且還進封亭侯,可以說是劉禪沒有虧待賈嗣。畢竟現在大漢封侯的都特別少,除了戰功、政績出色者,就是某種具有特別含義的人物才會封賞。

比如去年金城趙氏歸漢,家主趙承進封歸漢亭侯,以示激勵;舉西城郡投降的申儀也被封為都亭侯,姜維也是此理;劉林因納入宗室,才被封為漢昌亭侯。

知曉內情的賈嗣,自然喜上眉梢,連忙稱道:“多謝陛下厚愛,罪臣惶恐。”

劉禪擺了擺手,對賈嗣及歸降的二十一名將校,說道:“諸位在逆魏家人眷屬,我大漢會遣使協商,兩國必會交換家眷,讓諸位安心效力。”

在太和初年(227年),諸葛亮領兵屯紮於漢中之時,大漢叛將姚靜、鄭他二人犯有過失,因不滿諸葛亮處罰,於是一起率領屬下七千餘人投降曹魏。但他們的家屬還是一直留在大漢,而劉禪口中與曹魏交換家屬就是這批叛將的家人。

這也是劉禪在這次交戰之前,不管是處理李嚴還是劉琰二人,都是穩妥處置,原因就是擔心有人效仿姚靜、鄭他二人叛漢歸魏。

聞言,在場眾人跪地拜服,說道:“多謝陛下仁德,臣等九死難報之!”

劉禪虛扶眾人,仁厚地說道:“諸卿請起,此乃人之常情,無需如此。朕已命士卒燒飯煮食,諸位還請儘快入營食用朝食。”

如此貼心,思慮周全,又是噓寒問暖。在場包括賈嗣在內的二十二名將校又如何不被大漢天子的仁德所折服呢!

將校拱手抱拳行禮,說道:“陛下,我等寸功未進,不敢受陛下如此大恩。臣手下士卒還在營中,在下且先率士卒下山,再行朝食。”

王任也積極地說道:“陛下,我軍還有二千領甲,三千把弓,刀矛各萬柄。臣可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