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七章 虎嘯龍吟(一),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州,安康郡,漢軍安橋大營。
下完雨的漢水河畔,綠意盎然,空氣中瀰漫著泥土的氣息。
兩名親衛扯著輿圖,不敢輕動,生怕打擾到眼前大漢上丞相的思緒。
諸葛亮邊端詳著舊時東三郡的輿圖,邊提筆在輿圖上輕輕勾畫。
“上丞相,安康郡太守句孝興求見!”楊儀上前,低語說道。
聞言,諸葛亮停下手中的動作,抬頭看了看,將筆遞給書童。
諸葛亮看向句扶,笑道:“孝興,我在這等你多時了!”
句扶弓腰行禮,說道:“句扶姍姍來遲,望上丞相恕罪。”
諸葛亮上去幾步,柔和地扶起句扶,說道:“魏軍犯境,孝興身為太守有守土之責,何來有罪。”
“孝興謹慎,探查有功。若非孝興察覺出司馬懿兩路大軍虛實,魏軍逆漢水而上為佯軍,上庸北上大軍為主力。我等還不知如何應對司馬懿呢!”諸葛亮誇獎說道。
句扶隨在諸葛亮身後,恭敬地問道:“此乃在下分內之事,不敢貪功。上丞相喚在下前來,不知有何要事交於在下?”
諸葛亮笑了笑,走向輿圖,說道:“孝興謙虛了,此次喚孝興前來,乃是有要事相托。”
確實如諸葛亮所說一般,句扶探查有功。
司馬懿原本準備行聲東擊西之策,出佯軍攻鍚關,自己率主力日夜兼程北上武鄉縣,欲打句扶一個措手不及。畢竟安康郡也才五千兵馬,若被佯軍吸引至鍚關,武鄉縣必然空虛,面對司馬懿大軍自然無法抵擋。
句扶在安康郡駐守一年有餘,深知自己責任重大,不敢鬆懈。是故句扶對駐防荊州的司馬懿多有深入研究,發現司馬懿用兵風格非常喜歡先迷惑對手,再急行軍挺進,趁敵人不備再行進攻,奪取目標。
如司馬懿攻孟達就是如此用兵,迷惑孟達,日行百里,不計傷亡進攻上庸,最後才將孟達斬殺。
所以句扶吸取孟達的教學,句扶在上庸通往安康郡的兩條通道上,安排有大量斥候。還針對陸路這塊,在山中修繕小型秘密據點,傳遞訊息。司馬懿一出兵,基本就被漢軍知曉。
諸葛亮指著輿圖,問道:“孝興,目前司馬懿所到何處,其兵力如何?”
句扶略作沉思,說道:“上丞相,根據探子回報,司馬懿大軍沿陸路而上,直逼武鄉縣(西城縣),預計還有兩日可至。至於司馬懿兵力的話,大約四萬人左右。”
“鍚關方向,情況如何?”諸葛亮問道。
句扶看著輿圖上的鍚關,臉色有些沉重,說道:“鍚關情況並不樂觀,駐守鍚關乃是偏將軍柳休然(柳隱),但其手下兵馬不過千人。若魏軍強攻的話,恐柳休然難以堅守。”
諸葛亮用筆在輿圖上作標記,並問道:“魏軍來犯主帥為何人,兵馬又有多少人?”
“鍚關方向,魏軍主帥乃是荊州刺史夏侯儒,其手下兵力有萬人之多,十倍於柳休然。”句扶面色凝重的回答道。
諸葛亮微微蹙眉,問道:“夏侯儒來歷如何,可是夏侯兄弟子嗣乎?”
句扶搖了搖頭,回答道:“夏侯儒並非夏侯兄弟子嗣,乃是夏侯淵堂侄,其兄乃是前荊州刺史夏侯尚。”
諸葛亮撫須沉吟,緩緩問道:“夏侯儒可有其兄夏侯尚之風乎?”
夏侯尚乃是曹魏名將,早年被曹操器重,以軍司馬從軍,隨曹操平定冀州;後面又輔佐曹彰遠征烏桓,大破烏桓;最後轉任荊州刺史,拜徵南將軍,攻拔大漢東三郡,又擊潰吳將諸葛瑾。
數年前,夏侯尚、曹真、曹休三人同為大魏護國柱石,可惜夏侯英年早逝,於三年前病故,留下二女一子。
句扶面露難言之隱,沉默半響,說道:“夏侯儒雖為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