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三章 勒且水之戰(五),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卯時正刻(五點),太陽還未升起,天空還是一片灰濛。
湟水南北兩岸漢、魏兩軍開始埋鍋做飯,連綿不絕的軍號聲,打破河谷的寂靜。
兩軍遊騎已經從營門中湧出,朝著即將發生戰事的方向疾馳而去。他們的任務就是為大軍探清是否有埋伏或其他戰場情報。
三通鼓後,漢軍營寨開始喧囂。
數千名漢軍士卒從營門處魚貫而出,跟隨著旗幟行軍,形成一道道火紅色的佇列。
並隨著中軍處鼓聲隆隆,各面旌旗獵獵招展,漢軍各部匯聚成片槍矛之林,朝著魏軍軍陣壓去。
魏延不斷在佇列中巡視,以安軍心。
時不時,魏延還遙望不斷靠近的魏軍旌旗,手按漢劍,厲聲說道:“今日我與諸君奮戰於此,誰有後退者,立斬不赦!”
“諾!”附近漢軍齊呼。
郭淮中軍佈置在高地之上,遠眺過去,漢軍軍陣看得清楚,魏延牙旗佇立在右翼,一面上寫“左將軍魏延”五字。
不由暗歎一聲,魏延親守右翼,應當是猜到自己從右翼進攻的想法。
戰場北面依靠湟水,無法佈陣;南面地勢平坦,便於騎卒施展;東面河灘溝壑眾多,便於步卒鏖戰。所以郭淮佈置陣型之時,其實是想以漢軍右翼(南面)為主攻點,正面為佯攻。
郭淮拔劍在手,厲聲吩咐道:“準備進攻,全軍接敵!”
中軍旗幟揮舞,魏軍八千士卒聞聲而動,近三千步騎繞行至右翼。
此次出征郭淮徵調兩千羌騎助陣,加上魏軍本身騎卒,郭淮所部騎卒遠多於魏延所部,這也是郭淮野戰的信心。
三千步騎錯落有致,步卒居中逼近,騎卒遊弋兩翼。
這是曹魏騎兵使用最常見的步騎協同戰術,先透過步卒正面消耗敵軍精力,待鏖戰良久,精疲力盡之際。兩翼騎卒以排山倒海之勢,衝擊軍陣,往往一擊必中。
曹操於關中迎戰韓遂、馬超之時,便是使用步騎協同戰術。
面對如此局勢,魏延不敢託大,緊握長槊,神情嚴肅,命手下嚴陣以待。
“嗚!”
“嗚!”
“嗚!”
蒼涼的號角聲響徹河谷,殺氣直衝雲霄。
魏軍黃旗飛揚,魏軍黑壓壓地奔流衝向漢軍。
漢軍刀盾手井然有序地將盾牌底角卡住地面,長矛手緊接其後,將槍矛擱在盾牌上方的凹陷處,向外平舉。
“舉盾!”
魏軍將校幾乎同時大吼。
隨後漢軍陣中無數的羽箭攢射而出,箭支掠過空氣發出淒厲的嘶鳴聲響,密集箭雨落入魏軍陣中。
面對箭雨魏軍反而加快腳步,朝著漢軍軍陣衝了過去,下個瞬間,黃潮撞上火紅的堤壩。漢軍士卒在雄壯的軍號聲中,與魏軍展開短兵相接。
剎那間,兩軍士卒淒厲的慘叫聲此起彼伏,無數鮮血一陣陣迸射出來,滾燙的鮮血流到河灘之上。
魏延並沒有在意眼前戰事,而是緊盯著遠處蠢蠢欲動的騎卒。
因為他知道魏軍步卒並不不是自己漢軍步卒的對手。
而魏軍最大的危險就是久戰之後,魏軍騎卒的陷陣。
一時間,湟水兩岸漢、魏兩軍幾乎都陷入殘酷的拉鋸戰,但時間並沒有停止,而是不斷的流逝。
但進攻漢軍右翼的魏軍步卒漸漸不支,郭淮見狀下令騎卒衝擊漢軍右翼軍陣,協助步卒破陣。
陡然間,戰鼓敲響。
數千只馬蹄同時賓士起來,彷彿一道驚雷乍響。
同一時間,魏延率著親衛身臨前線,上前立住陣角。
魏軍上千騎縱馬疾馳,如同兩柄利刃一般,斜插入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