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五章 朕知兵事?,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公元229年,建興七年,四月。

漢中郡,梁山,漢中都督府。

十幾盞青銅油燈,照亮簡陋的大廳。

大廳牆上懸掛著一幅大型輿圖,劉禪正舉著油燈,在上面標記最新戰況。

“左將軍北上湟中,近日可有訊息傳來?”劉禪舉著油燈,照亮湟中所在地,淡淡問道。

董允翻閱奏疏,稟告道:“目前左將軍(魏延)傳來的最新訊息是,左將軍已經攻破破羌糧倉,繳獲大量軍需,以供湟中征戰之用。”

“嗯!這倒是好訊息。孫子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為重地’,大軍身處重地,最重要的就是糧草補給,只要糧草不缺。左將軍應當無礙!”劉禪看著輿圖,欣慰說道。

“左將軍用兵大膽出眾,郭淮亦是良將,是故臣擔憂此次北入湟中,難破郭淮。”董允說道。

“哈哈,休昭勿憂!”

“文長善於戰術,短於戰略;長於陣戰,缺于軍略,萬人廝殺陣戰,乃是其所長也;郭淮雖從軍多年,熟讀兵法,但相比文長,戰術為其短也!”劉禪輕笑一聲,安撫說道。

頓了頓,劉禪繼續說道:“即便文長難破郭淮,以文長之才,全身而退也是無餘。”

話雖這麼說,但是劉禪心裡也是七上八下,忐忑不安。雖然劉禪禮遇魏延出擊,允諾其出擊,但是大部分原因還是諸葛亮在亭中的勸告之語,才讓劉禪定下決心,讓魏延北上。

之所以在董允面前如此自信滿滿,自然因為劉禪作為最高領導人,此時不能在他及其餘眾人面前膽怯,要不然日後還如何服眾。

董允聞言,拱手稱道:“陛下所言極是,臣知也!”

“上丞相東出安康郡,其目前戰況如何?”劉禪盯著輿圖上的安康郡,問道。

“目前上丞相併無最新戰報而來,而是將安康太守句扶軍情轉交於漢中。”董允開啟句扶的奏疏,說道。

句扶是大漢現在最為獨特的幾個太守之一,大漢目前太守基本實現軍、政分離,而唯獨陰平太守廖化,安康太守句扶等寥寥數人,同時兼任一方軍、政大事。

將他們稱為太守,或許有些不恰當,但若將他們稱為都督,則或許更為合適。陰平太守廖化受秦州刺史馬良、都督黃權共同領導。安康太守句扶相對更為奇怪些,軍事上受漢中都督趙雲管轄,歸入漢中防守體系;政務上又受秦州刺史馬良領導。

“安康郡戰況如何?”

“啟稟國家,句太守於信中上言,魏驃騎將軍司馬懿兵分二路,一路沿漢水逆流而上,被阻於鍚關;一路從陸路北上,攻武鄉縣。”董允開啟奏疏,念道。

劉禪微微蹙眉,問道:“戰報就這樣嗎?”

“是的,句太守在軍報內容中所言,僅限於此。”董允望著階上劉禪的背影,說道。

“其他幾路戰況如何?”劉禪面色如常,問道。

“魏後將軍費耀率萬餘人走陳倉道,抵達北川城,被漢昌亭侯(劉林)阻於城下。鎮北將軍也已經從漢城出發,前往武都支援。”

“魏右將軍張合於關中諸道分兵而進,多樹旗幟,只是不知主力在何道之上。趙都督於樂城屯紮,又命各隘口漢軍嚴陣以待,以備張合。”

董允一一念完,又從案上拿過黃權上報的奏疏,攤開說道:“車騎將軍率大軍與魏大司馬曹真鏖戰於隴山諸隘口,曹真分兵諸道同時圍攻,皆不得入。牧師令(馬岱)率數千騎屯紮回中道,防備魏軍繞行蕭關南下隴右。”

劉禪拿著油燈,照亮輿圖,端詳良久,緩緩說道:“隴右有車騎將軍鎮守,隴右無礙。回中道雖可抵達隴右,但是魏軍糧草容易被斷,最多不過是魏騎南下騷擾,而且有伯瞻率騎卒防守,可高枕無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