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七章 安國之策,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臣,大將軍為先帝(曹丕)重臣,先帝出征時,皆留大將軍於國內理政。屆時先帝東征,大將軍撫軍當為總西事;先帝西討,大將軍撫軍當總東事。”
吳質一臉認真,侃侃而談,說道。
“大將軍是先帝簡拔以遺陛下,其忠智至公,乃是社稷之臣,陛下日後可託付大事於大將軍!”
曹叡緩緩點頭,讚許說道:“誠如吳卿所言,大將軍可為我大魏忠臣,應當重用。司空雖為有大才,但常空談而不親為。”
“陛下可於農時,勸農耕種,以彰顯陛下惜農之舉。”吳質繼續說道。
“善!”曹叡說道。
“至於軍事,臣以為西蜀、東吳各有險要,皆難急下,不若派遣重臣,鎮守邊境,修繕城池,示敵以弱,讓敵來攻,消耗其國力。待休養生息,二十年後,中原人丁興盛,人口倍之蜀、吳二國,屆時再舉大軍進攻,則天下可安。”
吳質感慨激昂,陳述著自己的安國之策,說道。
“如西北以大司馬為主,輔以右將軍(張合),令其重兵把守險要,讓諸葛亮舉兵進攻,消耗西蜀國力;荊州以大將軍為主,救援各州,使陸遜不得北犯;江淮以徵東將軍為帥,聽其言,修繕合肥新城,示敵以弱,引誘東吳來犯,尋找陣戰良機,破之。”m.cascoo.net
曹叡靜心傾聽,沉思少許,問道:“防守東吳,我軍守合肥、襄陽即可。不知防守西蜀當守何地,目前諸葛亮欲舉兵進犯涼州,不知如何以對?”
吳質撫須沉吟,說道:“以西北目前局勢而言,非守一、二地便可得安穩,特別是涼州又離雒陽有數千裡之遙,把守艱難,應當因地制宜,且看大司馬、右將軍如何安排軍事。”
頓了頓,吳質說道:“陛下若不畏謠言,或可仿武帝遷漢中之民至關中,涼州若無民,西蜀得之無益。”
聞言,曹叡面露不悅,說道:“棄涼斷不可行,西北已失隴右,若再棄涼州,天下之人如果看待於朕。”
吳質也不再多說,苦笑說道:“臣失言,望陛下恕罪。”
曹叡擺了擺手,說道:“卿之言,不可對外說之。”
“臣謹記!”吳質恭敬應道。
曹叡微嘆一聲,以他的軍事眼光,如何不知現在西北局勢。西蜀佔據上風,曹魏處於守勢。
涼州復疆不久,數年前又經河西之亂,曹魏顧忌不敢對涼州豪強、士族深入整頓,如今面臨蜀漢來奪,防守起來十分艱難啊!
棄涼,將百姓遷入關中,屆時蜀漢奪涼,面對曹魏相讓的上千裡無主之地,也是無用。
計雖好,但卻不適合於朕!
曹叡現在也只能將期望放在曹真、張合身上,希望他們能夠在劣勢中,把守住涼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