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四章 防備,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公元229年,魏帝曹叡太和三年,十一月。
涇河畔,曹真與張合、趙儼等數十人將校,一同巡視烏氏城,攀爬隴山。
自五月起,諸葛亮在漢中、隴右等地大規模的講武練兵,千里轉運糧草。長達半年動靜,近十萬將士及大量糧草的調動不可能瞞得過魏國。
是故九月,身在關中的大司馬曹真聽聞後,上奏洛陽言諸葛亮不日起兵攻涼,關中兵馬不足,請求魏帝曹叡派遣大將支援關中作戰。
曹叡隨即抽調荊、揚二州將校,右將軍張合、胡遵、毋丘儉、樂進之子樂綝、張遼之子張虎等三十餘名將校入關中。
又命中護軍曹演調三萬中軍入關中,由大司馬曹真統率;趙儼持節,任大司馬參軍,調和諸軍軍事;同時遷杜襲為大司馬長史,協助曹真處理關中事務,轉運糧草。
荊州方面則升遷司馬懿為大將軍,屯兵荊州,準備隨時逆流而上,牽制大漢漢中的軍隊。
在張合等人來到關中不久,便受曹真邀請,一同巡視隴山等地。
攀爬隴山數里地,肥胖的曹真氣喘吁吁,用羨慕的眼神望著老當益壯的張合,說道:“張將軍,年近七旬,老當益壯,步伐健步,真自愧不如也!”
張合停下腳步,微喘粗氣,笑道:“大司馬平時忙於軍務,憂慮西蜀戰事,不像在下平日無事,唯有習武、射獵而已。”
聞言,曹真嘆了口氣,說道:“真少時好射獵,只可惜近年來戰事繁多,根本無暇射獵。而且明年西蜀大機率又要伐涼,真不知何時才能夠出遊,狩獵野味。”
趙儼擦了擦頭上的汗水,笑道:“大司馬放心,隴右民少,難養大軍。我大軍只要能夠守住城牆數月,蜀軍自然敗退。屆時,儼與大司馬同遊涼州,狩獵羊鹿。”
張合眺望山腳的烏氏城,緩緩說道:“大司馬,伯然(趙儼字)所言有理,諸葛亮率大軍伐涼,是欲趁我魏國兵敗涼州之際,涼州空虛,欺我大魏駐兵涼州,千里轉運糧草艱難。但殊不知,西蜀其力亦有所不能及。”
張合看著曹真,侃侃而談漢魏局勢,說道。
“隴右民不過二十餘萬,而諸葛舉兵伐涼,士卒非十萬不可。其糧必由漢中、巴蜀千里運糧,路途遙遠損耗頗多。是故諸葛所求,必定是速戰速決,不敢久戰,而我大魏屯兵諸城,大司馬領大軍救援,不與之交戰,諸葛亮不過數月,則糧儘自退。”
聞言,曹真沉吟半響,笑道:“儁乂、伯然,你二人見解,直中西蜀諸葛亮要害。在下沒料到西蜀奪隴,不足兩年,卻如此心急,不顧糧草千里轉運,欲趁今歲我軍兵敗之際,出兵涼州。”
“今歲我軍雖兵敗,但是隴右春耕亦有受影響。明年諸葛亮出兵涼州,又會徵發大量隴右徭役,若數月無果,再影響農耕,隴右百姓思動,屆時諸葛亮不想退兵,也不能不退。”
曹真一臉歡喜,確實沒有想到諸葛亮如此心急,奪隴不到兩年時間,居然就敢出兵涼州。
若是諸葛亮經營隴右一段時間,待糧草充足,以隴右居高臨下之勢,盤踞於蕭關道,斷絕涼州與關中通道;屆時再遣上將攻河西,那時候著急的就是曹魏而不是大漢。
而現在則是不一樣,諸葛亮這次出兵,肯定不久,畢竟千里轉運糧草,以蜀漢國力,最多也就支撐數月。
現在大漢想要奪涼,或切斷蕭關道,或率大軍擊潰魏軍。
目前而言,切斷蕭關道只能攻佔城池,但進攻城池,率領大軍的曹真必然會前來支援。
至於擊潰魏軍的話,曹真不準備直接與諸葛亮交戰,固守以待良機出現,再行進攻;若無良機,則待諸葛亮數月糧盡退兵便可。
張合眺望隴西地界,撫須沉思,問道:“不知大司馬以為諸葛亮此次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