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章 治學,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漢新宮,露臺。
退朝後,退下繁瑣的冕服,劉禪穿上玄紗袍,漫步於廊道之上。張溫、廖立二人跟隨天子身後。
劉禪朝著身後的張溫,溫聲問道:“朕與張卿成都一別,不知多少年未曾見過了?”m.cascoo.net
落後半個身位的張溫,拱手答道:“臣於建興元年拜見陛下,如今建興七年,以來有七年矣!”
劉禪感慨說道:“七年時間稍縱即逝啊!不知張卿七年來,在江東過得如何?”
張溫神情低落,不想過多回憶往事,說道:“臣訪漢兩年後,被吳王罷官革職發回家中,其他尚可。”
其實張溫還有些話沒有說,他的兩個弟弟張祗、張白也受牽連,罷官回家。而他自己多年在家,心中抑鬱,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若不是劉禪以兩百匹戰馬,將他一家換入大漢,或許張溫過不了多久,也會因心情鬱憤病亡。
廖立在旁補充說道:“惠恕(張溫字)遠行前,吳主召見惠恕,詳聊之後,欲重新命惠恕為官,惠恕婉言拒絕。在惠恕離開後,吳主還欲毀約,幸虧惠恕機智,出宮之後,急忙與我等上船返蜀,不辭而別。”
聞言,劉禪不禁輕笑一聲,對孫權也是感覺好笑,三國紛亂至今,孫權可以說是所有君主裡面底線最低的一個,完全不在意臉面,啥對他有好處,他就做啥。
可以說是東吳成也孫權,敗也孫權。
劉禪看了眼張溫,笑道:“惠恕到蜀多久了,可還習慣蜀中生活嗎?”
張溫面露感激,拱手答道:“臣一家到成都七個月有餘,大漢官吏一路安排食宿井井有條,臣感激不盡。蜀中生活不似江東潮溼陰鬱,有明主賢臣往來,臣恍如重生,甚愛蜀中啊!”
劉禪哈哈一笑,對張溫回答十分滿意,借江東天氣暗喻孫權統治,如南方潮溼天氣一般,不似蜀中政治清明。
劉禪擺了擺手,笑道:“習慣就好,朕請惠恕入蜀,乃是因你大才,不忍明珠蒙塵,是故才遣公淵出使,以讓惠恕一家歸漢。”
頓了頓,劉禪沉吟半響,問道:“張卿一家剛剛來成都還需適應,不然這樣。武擔學宮缺講師,惠恕兩位親弟可先行入武擔學宮任教,待日後適應大漢,再行調任,不知張卿以為如何?”
張溫拱手應道:“臣聽陛下安排即可,臣代臣弟謝過陛下厚恩!”
武擔學宮講師一職,雖權不大,但可以說是受人尊敬,而且又相對清閒一些,對於適應大漢官場的新人而言,無異於是一個非常好的去處。
“至於惠恕的話,朕另有重用。”
“坐!”劉禪散步到露臺上,手指座位,示意張溫、廖立二人一同入座。
聞言,張溫立即應下,說道:“陛下請言,臣必當效力。”
劉禪正襟危坐,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道:“朕聽聞吳主太子孫子高(孫登字)處政得體、禮賢下士、孝友恭悌。卿當初為太子太傅不知以為如何,可如實答來?”
張溫撫須沉吟半響,如實稟告說道:“確實如陛下所言一樣。吳主太子愛人好善,謙讓好學。若是天下一統,繼任可為明君,不遜前漢景帝也!只可惜天下紛亂,太子仁德難以一統中原,只能固守天下一隅。”
劉禪端著茶盞,感嘆說道:“天下紛亂,何日能一統誰可知也,先帝、曹操為天下英霸之主,尚不能一統天下,今人又何敢輕言一統天下。朕雖言欲一統天下,但問朕何日能一統,朕也不知,只能與諸卿為克服中原而盡力也!”
劉禪輕抿一口茶水,繼續說道:“當今亂世君明則國盛,君暗則國危。朕若有子類吳主太子,朕不幸傾危,則有良子可興復漢室。若朕僥倖一統天下,吳主太子也可為後漢明帝也!”
眾人默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