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章 賨人之議,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策所出,而是講述當地蠻夷情況。
“巴西郡宕渠至巴郡閬中數郡之地,有賨人盤踞,又稱‘板楯蠻’。”
“涪陵郡及其周圍之地,有苴人盤踞,又稱‘廩(lǐn)君蠻’。板楯蠻與廩君蠻有世仇,上百年攻伐,廩君蠻退居涪陵郡。”
“犍為郡至涪陵郡延江(烏江的支流)有蜑、獽人所居,俱無君長,隨山洞而居。”
諸葛亮緩緩點頭,這是他所熟知的情況,甚至板楯蠻與廩君蠻之間有世仇他也知道。
“板楯蠻又稱因獵白虎又名‘白虎復夷’;廩君蠻,擊鼓祭祀時,祭拜白虎,自以為乃白虎之後。這便是二蠻有趣之處。”
“但此二族交惡,非乃簡單白虎之事也,而是秦滅巴、蜀二國後,為治理巴國殘民所拉攏為之。廩君蠻乃上古巴國之民,板楯蠻乃上古賨國,賨國為巴國封侯。”
“當初巴國滅後,巴國殘部危害蜀地,殘害百姓上千餘人,以賨人破之,後廩君蠻不時做造反,皆為賨人平定;遂秦與賨人刻石為盟‘秦犯夷,輸黃龍一雙;夷犯秦,輸清酒一鍾。’”
“在律法如此苛刻的秦國,即使賨人殺了秦人,也未必被判處死刑,賨人亦然不同於秦人。司馬錯舉兵伐楚之際,又因驃勇善戰,遂以賨人為前鋒,戰後板楯蠻被免賦稅。”
“高祖攻天下時,賨人協助,歲十六到六十歲的賨人持戈戰於沙場。後漢中遭受大饑荒,大批饑民又至賨人聚居的巴地和蜀地就食,高祖稱帝后下詔免除賨人立有大功‘鄂、羅、樸、昝、度、夕、龔’七姓的租賦,其餘賨人賦稅唯有漢人1/3。”
“賨人對我大漢有恩,如今朕又豈能忘記!”劉禪揮袖挽手面對地圖說道。
當然對於此前賨人七姓夷王樸胡、賨邑侯杜濩(huò)率賨民、巴夷在漢中之戰時依附曹操的事劉禪選擇性遺忘。
“不知國家準備如何以待賨人?”諸葛亮聽出劉禪言外之意,拱手問道。
(感謝這幾天兄弟們的打賞以及月票,也感覺一直投推薦票的兄弟們,第二卷碼字資料過多,碼字速度變慢請見諒!書友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