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二章 永安託孤,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手行禮。
“你明白就好,賢與不賢,有時候由不得他們。看清楚了,賢時便用,不賢便黜。”劉備輕敲榻上,嘴裡低沉道。
“大江水清,大河水濁,長江水利萬民,大河也水利萬民。不因水清而偏用,也不能因水濁而偏廢。自古皆然,不可只用大江而不用黃河,大河氾濫,便治理;再反之,大漢也需治理,若是大江淹沒萬民,豈可不殺。主父偃、晁錯、商鞅,三人事例便在此。(後一句有補充對丞相態度,把丞相比作周公。私底下教導與當眾教導劉禪是不一樣。)
劉禪拱手行禮哭泣道:“兒臣謝父皇告誡!”
劉備怕自己言論帶偏劉禪,再次叮囑道:“丞相不再此列,登基之後你可多依仗丞相。丞相之才、德。非朕舉三人可比,丞相可為周公。”
劉禪再次叩謝劉備,劉禪心中這是劉備給自己最後的忠告以及最後能做的事。劉禪見劉備疲勞,閒聊幾句便退下。
這幾日,永安宮氣氛愈發凝重,劉禪見完劉備後,劉備後續幾日,斷斷續續沉睡醒來,吊著最後一口氣,終於見完劉永、劉理後。劉備託了兩三日,再也徹底撐不住了。
永安宮中,御榻之前,以劉禪為首,已然跪倒一片人,各個埋頭,看不清楚表情。
劉備躺在榻上,雙眼渾濁,目光暗淡地望著帷幔,已經病入膏肓,榻旁還放置空的藥碗。
廖立、潘浚、趙雲、馬謖……越來越多的大臣前來跪在榻下,劉備示意諸葛亮、劉禪、黃權、李嚴上前。
“還有誰沒來,尚書令(劉巴)來嗎?”緩了一會兒,劉備神情有些不清楚問道。
諸葛亮近身低聲答道:“陛下,尚書令去年病故。”
劉備喃喃道:“哦,劉巴也去了,這些年陸陸續續都走了。”
劉備強撐著掃了眼榻前黑壓壓一片人,在趙雲的身上停頓了一下。
劉備氣息不穩,望著諸葛亮緩緩說道:“太子天姿聰慧、胸懷大志,但太子年幼,國事不熟,日後仰仗丞相。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君可行周公之事,賜君弓矢、斧鉞,可有徵伐之權。”
諸葛亮泣不成聲說道:“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劉備斷斷續續地,又對黃權、李嚴二人說道:“公衡、正方你二人與丞相共為託孤大臣,輔以軍事。公衡可為衛尉留守永安,正方為尚書令留守犍為;丞相錄尚書事、司隸校尉。”
黃權、李嚴跪下哭泣著聽令。
緩了緩,劉備方抬起顫巍巍的手,指著劉禪,吃力說道:“太子切記,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可以服人。汝父德薄,勿效之!”
劉備此時用盡全身力氣,把劉禪右手放到諸葛亮右手上。
“孔明,公嗣拜託於你,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鄧艾將略過人,忠於漢室,卿可重用。”
“只可惜,未能見到孫兒出世。”
未過許久,大漢皇帝劉備,於公元223年,永安宮中駕崩,哀聲一片。
(感謝一切時空永恆自在、過可無煙兩位兄弟打賞、月票;左路通吃,書友兄弟的月票,也感謝其他兄弟的推薦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