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二章 鄧芝使吳,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諸位皆可與魏和,但大王不可。曹魏吞東吳,江東士族投降則榮華富貴不失;若大王降曹,大王豈不知青史之中亡國之君乎!”

“即使大王現在與魏和,但不可忘記前事之師,大王今委質於曹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內侍。若不從命,則興師南下伐叛,我大漢必順流東出。如此,江南之地非復大王之有也。”

鄧芝為孫權進一步剖析,東吳與漢和、與魏和的利弊,甚至點明對於孫權個人而言的得失情況。

孫權聽聞不再憂慮,撫須問道:“先生之言,正合孤意。孤今欲與西主相和,先生肯為我介紹乎?”

鄧芝輕笑道:“我恐大王猶然未定,安能取信於人乎?”

孫權起身正色道:“先生勿要激我,孤意已決,先生勿疑。”

“臣願為大王契合。”鄧芝拱手道。

孫權撫須笑道:“不知西國如先生人才有多少?”

“如臣之才,大漢朝野上下人人皆是。我大漢國雖小,但人才輩出,文有費禕、蔣琬、董允、廖立、關興;武有魏延、黃權、吳懿、王平、鄧艾不勝其數。”鄧z芝緩緩而道,言語有度。

孫權聽聞感慨鄧芝進退自如,不失風采,又惋惜鄧芝大才不能為吳國所用。遂命鄧芝退下,至驛館等候使漢人員一同回成都。

孫權出外殿問於眾人道:“孤意決與蜀連和,但孤思慮我吳國地有三州之地,反而不如蜀益州小國,蜀有鄧芝,不辱使命;吳國卻無人可以入蜀,展我吳國風采。”

張溫聽聞,忽然出列說道:“臣願出使蜀漢,以展我吳國之風,不辱我東南士人之採。”

孫權有些遲疑,緩緩說道:“我擔心張卿見西主及諸葛,不能達孤意,諸葛能言善辯,當初赤壁時出使東吳,我東吳士人皆不能及。”

張溫面色不忿說道:“西蜀有求於我東吳,我等豈能受其辱,諸葛乃是一國大相,又豈會出言折損。臣必不辱使命,大王莫小瞧我東吳士人通交之才!”

孫權心中原本思量之人為趙諮,可惜張溫率先出列,但又考慮張溫其文采不凡,有應變之能,料想也不會失東吳之風,遂命張溫同鄧芝訪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