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五章 送別,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公元229年,太和三年,三月,雒陽。

從去年初到今年,福不重至,禍必重來,曹叡的心情也愈發鬱悶。

且不說兵敗東吳,西蜀,連鮮卑都蠢蠢欲動,圍護烏桓校尉田豫七天七夜。

現在連地處東北的公孫氏,都有出現不穩定的情況。遼東太守公孫恭,被侄兒公孫淵謀奪了官位,為穩定後方,朝廷只好任命公孫淵為遼東太守,以示安撫。

現在的大魏急需利好的訊息,曹叡也對即將出徵的曹真抱有非常大的期望,甚至在曹真無功之下,進封曹真為大司馬,接替去世的曹休,為大魏擎天之柱。

“陛下!大司馬即將起程,不知陛下何時出發?”侍從在門外恭敬稟告,說道。

曹真此次伐蜀,曹叡欲親送,以激勵伐蜀將帥,讓其多立功勳。

事忙之下,曹叡一時間忘記換下女裝,戴繡帽、披漂綾半袖(注1),徑直出殿。

陪駕的楊阜見曹叡著奇裝異服出殿,急忙上去幾步,勸諫說道:“臣從未聽聞送將軍遠征,陛下可穿此服飾,不知乃是何禮也?”

曹叡默不作答,返回殿中,在宮娥的幫助下換上禮服,重新出殿。

楊阜見狀,這才滿意地跟在曹叡身後侍駕。

楊阜落後曹叡一個身位,念及月前曹叡為大興土木在雒陽附近修繕禁囿,選美女以充後宮。

“陛下,當今吳、蜀還未平定,在外還有大軍。不知可否停止修繕禁囿否?”楊阜站在車架外,說道。

曹叡端坐車內,假裝沒有聽聞,置之不理。

楊阜有些不滿,沉聲說道:“臣聽聞君王聖明,群臣才敢直言不諱。堯舜皆是聖明君主,其常讓群臣提意見,方能為古之賢君。大禹多創功業,而自己處居的宮室卻很窄小;前漢文帝崇尚節約,著布衣。”

楊阜走在路上跟隨車駕,苦口婆心勸諫著。

“皆乃英明之舉,望陛下能聽之,鑑之。陛下應效仿上古聖賢善政,力避帝王放蕩亡國之惡政。願陛下所有思量,效仿前漢文帝讓惠帝后宮佳麗出嫁,把剛選入宮娥放出宮去。入宮宮娥年紀過小,臣以為其不知尊卑,無法侍奉陛下。”

“建禁囿,因以節儉為上,節省費用,以補軍費。若平定吳、蜀,則君民同樂……”

曹叡臉上的表情愈發不滿,但為表現出明君的樣子,端正姿態,笑道:“卿言辭懇切,心地坦誠。朕會悉心考慮的,還望你繼續勸諫,苦言衷告於朕。”

聞言,楊阜才停下嘴裡的碎碎叨叨,喜悅說道:“陛下英明,臣之後必定多有進言,不負陛下今日言語。”

曹叡嘴角抽了抽,不再言語,心中拿定主意,他勸歸他勸,朕不聽便可。

御駕在甬道上緩緩行駛,駛向城西,送行曹真。

……

十里長亭外,柳樹成蔭,曹魏甲士緩緩在官道上行走。道路兩旁,曹魏君臣和睦,歡送大軍遠征。

曹叡緩緩走在道旁,曹真落後曹叡一個身位,牽著馬陪同。

曹叡負手背腰,看著遠處山巒,沉聲說道:“從去年至今,大魏烽煙四起,邊境不寧,國內人心不定,又受旱災影響,大魏艱難啊!”

曹真雖姓曹,名為宗室之人,但是曹真本姓秦。曹操收養義子頗多,成名能擔大用者,不過寥寥數人。

曹真目前雖是曹魏脊樑,但他也不敢多說言語,恐惹禍端。

是故曹真面對曹叡此番言語,只能應和說道:“陛下所言極是,臣去年有過,不能破黃權。致使折損兵馬,連累郝伯道(郝昭)戰死,還被其牽制於五丈原許久,導致隴右被奪,實乃臣之罪也!”

曹叡擺了擺手,苦澀說道:“卿勿說此言,朝廷戰略亦有失誤,被西蜀迷惑,以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