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八章 漢吳談判,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諸葛亮見談到重點,挺直腰板,手持羽扇,正色說道:“伯苗使吳之時,可是向吳王言我大漢奪關中之地乎?”

諸葛瑾恍然大悟,剎那間,‘臉色大變’,憤然起身,說道:“此乃是你大漢為行聲東擊西之策,欺詐我吳國與曹魏,如何能算乎?”cascoo.net

轉身揮袖,諸葛瑾手指諸葛亮,揚聲說道:“先不言此戰你大漢是否達成目標,但是若你大漢百年都奪不下關中,便不允諾我吳國乎?”

諸葛瑾負手背身,冷笑說道:“漢相如此毀約,欺我吳人太甚,莫以為我吳國無人乎?”

諸葛瑾手指東方,看著諸葛亮,揚聲說道:“我江東數十萬甲士,枕戈待旦,可不懼你蜀漢。”

諸葛亮也毫不畏懼,起身以對,冷笑說道:“湘水之盟後,不知何國背信棄義,奪我荊州三郡。”

諸葛瑾臉色一黑,有點繃不住了,確實按照兩國盟約來算,吳國肯定是背信棄義。

湘水之盟之後,孫權分得江夏郡、長沙郡和桂陽郡,劉備分得南郡、武陵郡和零陵郡。

但不久之後,孫權以關羽擅取湘關米為由,背刺季漢,導致關羽兵敗身亡。

諸葛瑾也不演了,語氣稍微放軟,說道:“湘水之盟已過,你我兩國相互議和之時,便有言既往不咎,何故此時又拿出相說。”

諸葛亮輕搖羽扇,淡淡說道:“湘水之盟我大漢確實既往不咎,但是不代表我大漢不記得此事。”

諸葛瑾正襟危坐,一副溫文爾雅之樣,說道:“伯苗赴吳,我吳王為共扶漢室,允諾大漢要求,出兵牽制,荊州、淮泗大軍。大漢奪取隴右七郡之地,欲不履行禮法諾言一事,實為目光短淺。”

“瑾在此欲為漢相論其輕重和其大小,吳王即便沒大漢禮法也可稱帝,但事後漢吳必然交惡。目前曹魏勢大,漢吳交惡後,你大漢即便奪取隴右七郡之地,也難以一國之力抵禦曹魏與我吳國進攻,其中之弊還望漢相三思!”

“若大漢以稱帝禮法相送,事後我吳國與大漢必會和睦共處,共討曹魏,共分天下。不過略微折損天子威儀而已,其中利害如何能與諸漢先帝相比?其中之利望漢相仔細斟酌!”

諸葛亮沉吟半響,緩緩說道:“吳使所言即是,我大漢可以將稱帝禮法送於吳王,不過吳王需允諾我大漢相送方式。”

“哦,漢相請說?”諸葛瑾見可以商議,心中微微放鬆,問道。

“陛下初登帝位,威望不穩,若直接遣使以帝位相送,我大漢顏面何存,如何能威服天下?”諸葛亮感慨說道。

“不知漢相是何意思?”諸葛瑾試探問道。

“吳王可先依同盟稱帝,我大漢再遣使者以禮法應諾。”諸葛亮笑眯眯地望向諸葛瑾,說道。

“請漢相明示?”諸葛瑾問道。

“此前吳國與我大漢有盟約在先,共伐曹魏,匡扶天下,興復漢室,吳王可以此稱帝。稱帝之時,我大漢派遣使者,與吳王歃血為盟,允諾天下分二,東、西二帝並稱。”諸葛亮講解說道。

簡而言之,是你東吳以討伐逆魏為條件,向我大漢要稱帝禮法,我大漢允諾予你。

言外之意是:若你東吳不能討伐逆魏,我大漢隨時可以撤銷你合法帝位。

諸葛瑾心中長出一口氣,這個要求不難應允,帝位禮法都送出去,還能要回來嗎?

諸葛瑾沉吟半響,說道:“可依漢相之意!”

頓了頓,諸葛瑾說道:“不知天下二分可是依先前之議,徐州,豫州,幽州,青州和我吳國現有之地歸屬吳。幷州,涼州,冀州,兗州和大漢現有之地歸屬大漢。司州以函谷關為界限一國一半。”

“可,東三郡乃是先前漢中所劃,應當歸屬我益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