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二章 孫桓之敗,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古代戰爭,弓箭手非精銳不能擔任,訓練弓箭手保持狀態很重要,就如同健身一樣,不是一次會就沒問題。)
季西隨弓弩本隊,緩緩移動至吳軍左上側,拉開戰線行成疏陣,季西等人不再採取拋射,而是瞄準前部精銳步卒直射。
吳軍前軍步卒正在與漢軍步卒鏖戰,槍戟互戳,一時相持不下,突然被季西弓弩手遠端直射,數百支箭矢從吳軍左前側飛來,早已發現季西隊伍的步卒無能為力,為保證軍隊戰列的穩固,不敢輕舉妄動,一時間中箭哀嚎者成群。
吳軍前軍將領也收到季西隊伍出現在左側,馬上傳令將長盾手調往左側,阻止弓弩手的持續性遠端打擊,同時將前軍情況彙報於孫桓。
季西等人見吳軍調來長盾手防禦,無奈只能將具有殺傷力的直射換成拋射,曲長將訊息向上稟告,一時間雙方哨騎穿梭陣中。
吳班得到訊息,命傳令官揮舞旗幟,示意另外一邊弓弩手出陣施壓吳軍右側,不一會,漢軍又一支弓弩分隊從大陣穿陣而出,出現在吳軍右側實行遠端直射重點打擊交戰部位。
吳軍前部與漢軍交戰的步卒左右兩側受到箭雨攻擊,慘叫之聲絡繹不絕,剎那間,吳軍前軍步卒被連退十餘步,戰線動搖。
吳軍將領緊急之下命預備隊出戰,先調左翼步卒上前嘗試逼退漢軍弓弩手,又調本軍弓弩手、及騎兵與左翼步卒組成小型戰陣,嘗試逼退弓弩手後攻擊漢軍前部右翼,同時向中軍孫桓緊急求援。
孫桓等到訊息,命令所有騎卒向左側集結,騎兵上前配合前軍作戰。
吳班見此毫不慌張,命左翼所有騎卒上前掩護弓弩手,劉備見前軍進展順利,揚鞭指向孫桓中軍,對眾人笑道:“我曾經至建業,孫桓還是小兒,如今看來還是沒長大呀!”
季西等眾人見對方盾兵上前,望向曲長,曲長揮旗示意繼續射擊。漢軍遊弋在周邊的騎卒,向盾兵兩側圍去,吳軍騎卒上前阻止漢軍騎卒靠近,漢軍騎卒見盾兵身後有弓弩手,忌憚不敢上前,雙方騎卒雙方相持住,吳軍忌憚漢軍騎卒精銳數量眾多,漢軍忌憚小型戰陣中的弓弩手。
吳軍小型戰陣緩慢向前移動,慢慢的變成圓陣,漢軍弓弩隊見吳軍戰陣前壓,其身後的弓弩手也以拋射相還,漢軍弓弩手在旗幟的指揮下向戰場遠處行進,與吳軍保持一定距離。
小型戰陣校尉見弓弩手已退,不敢追擊,隨即緩緩的向漢軍右翼行進。季西跟隨旗幟向外移動,又馬上跟隨旗幟轉向返回,跟隨吳軍身後。
吳班見狀冷笑不管右翼吳軍小陣,命傳令官揮旗調自己部曲上前支援前軍,以圖破陣。
此時前軍,吳軍得到預備隊的支援,稍微緩住頹勢,勉強與漢軍相持,雙方皆甲堅利兵,相持不下,如果漢軍此時外施壓力,吳軍必將崩潰,吳軍前軍將領知道,漢軍吳班也知道,只不過吳軍將領將期望放在小型戰陣,而吳班是準備掏出家底,兄弟二人打造的吳氏重灌部曲。
(吳懿、吳班是吳皇后的哥哥,劉備的小舅子,東州人士)
兩軍鏖戰之際,蒼涼的牛角號聲響,漢軍陣中隨即變化陣型,漢軍前部突然湧出重甲步卒。
前方的吳軍士卒只見眼前一時間豁然開朗,隨後漢軍陣中袞袞而出,只見其全身披雙層重甲,幾乎毫無縫隙的重灌步兵,正是吳氏重灌部曲。
前列是吳班於南中南蠻挑選的十餘名精狀猛士,“兒郎們,殺死吳狗”為首右手持漢環手刀,左手舉圓盾的南蠻壯士用生澀漢語喊道。
就在兩軍前陣步卒相持階段,漢軍重灌銳士透陣而出!
在南蠻壯士的帶領之下,吳氏重灌部曲如同出欄野牛一般衝向吳軍前部,漢軍士氣大漲,吳軍步卒面對迎面而來的重灌武士陣腳大亂,吳軍曲長持刀立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