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章 隨行人員,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成都丞相府
“殿下所言兵事有理有據,並非妄言,殿下以盡孝勞軍前往夷陵並無不可。亮修書一份,向陛下稟明情況,殿下可先行前往,匯合子龍將軍,一同前往夷陵。”
諸葛亮輕搖羽扇,微思說道。
“不知其他隨行人員,殿下可有人選?”
劉禪按劍直腰,將早已備好人選說出:“以我之見,可讓虎賁中郎糜威、斄鄉侯從弟馬伯瞻(馬岱)、太子舍人霍弋、董允、牙門將王平等人,一併隨我東出。”
諸葛亮停下羽扇,沉吟少許,說道:“糜威善弓騎,麋芳逃亡必效死力;馬岱善騎戰,可寬扶斄鄉侯之心;王平乃成都牙門將,性格則未知。”
劉禪拱手笑道:“啟稟丞相,王平乃巴中賨人,漢中之戰時投降我軍。我曾聽聞軍中士兵所言,王平為人勇猛而又嚴整,雖為漢化賨人,但任可一用,並安賨人之心,示我大漢胸襟。”
劉禪並不奇怪諸葛亮不知王平情況,此時諸葛亮未帶兵,而且王平現在只是軍隊中的基層。
諸葛亮輕搖羽扇,說道“善,殿下此行人員安排合理,既有心腹,又有爪牙。敢問殿下準備何時出發前往夷陵?”
劉禪按劍直腰,沉聲說道:“兵貴神速,明早出發最好。現已將使者備好,只等丞相允諾,我便令使者通知隨行之人準備出發。”
諸葛亮聞言,眼前一亮,手中的羽扇也停了下來,為劉禪近日的成長感到驚歎,愈發感覺太子有成明君的潛質。
諸葛亮心中不由感到寬慰,聲調上揚,說道:“看來殿下心中早有謀劃,亮亦不多言。此行東出還望殿下小心行事。務必要讓子龍隨護衛殿下左右,不可輕離。”
諸葛亮相似叮囑自家子嗣一般,放心不下劉禪,並囑咐眾人保護好劉禪。
劉禪一一答應,眾人也是保證連連,霍弋更是立誓:“弋必亡於太子之前。”
劉禪不禁受前身的感情影響,上去握住諸葛亮的手,真誠說道:“父皇自我記事起,幾乎連連征戰,見之甚少。即便見到父皇,又因國事繁忙,疏於交流。”
“我與丞相名為師徒,但情同父子。稱丞相為相父亦不為過,禪此去並無大礙。只是禪常憂思相父日夜忙於案牘,食不按時,禪今當遠離,心難安,望相父務必按時進食!”
聞言,諸葛亮似乎也有所觸動,鼻尖放酸,頷首應道:“時辰不早,公嗣早做準備。至於按時用食,我自當記下。”
費禕看此情景,暗中感嘆丞相處事理政果斷乾脆,性情堅毅,自己從未見過丞相如此動情。丞相與太子情深至此,恍如子侄。只是可惜丞相事務繁忙,至今也沒子嗣。
劉禪拱手作揖,按劍直行而出。路過費禕時,拍了拍他的肩,說道:“文偉,每日晨晚二餐,由你親自送給丞相,不管丞相何事,務必讓丞相按時用食。”
費禕拱手作揖,答道:“諾。”
-----------
成都麋府門口
使者劉炳手持昭令,行至麋府正門高喊:“太子有令,請虎賁中郎接令。”
門口侍從快速進府,請出麋竺、麋威,二人見狀出門接令。
劉炳見麋威出門喊道:“麋竺、麋威接令,太子口喻:令麋威帶好所部兵馬並府上精銳部曲,保衛太子前往夷陵。
太子言:麋威乃驍將爾,此夷陵之行事關大漢東征大業,非麋威難擔任重任。”
麋竺、麋威拱手聽令,麋威雙手接令。
劉炳宣完,快速前往王平軍營宣令,拱手作揖,向麋竺告辭。
麋竺、麋威拱手回禮。
麋竺沉重的看著麋威說道:“你叔父(麋芳)叛逃吳國,以致我大漢痛失荊州、關將軍死於非命。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