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一章 近況(下),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他人還差些感覺,如王平武略出眾,但缺文治;姜維有些粗略,需要磨鍊;霍弋年輕,要經歷大量的事讓他進一步成熟。

比如,馬忠繼任李恢職位後,直接把牂牁郡平夷縣的都督府(今畢節市)搬到深入南夷的建寧郡味縣(今曲靖市),兩者之間距離約有近千里之遙,其進取心展露無疑。

“授馬都督持節,戰時轄南中各郡兵馬,南中大小事務皆可由其處置。”劉禪沉聲說道。

“持節?”廖立不可相信的問道。

漢時,有假節、持節、假節鉞,假節與持節無高低之分,晉時才有分別;而假節鉞是三者最高,權利最大,常授予邊境都督。假節與持節的區別在於臨時性,假為借用之意。

目前大漢能持節者,沒有一個。基本持假節者也是屈指可數,諸葛亮假節、魏延假節、黃權假節、吳懿假節。若算上病故之人倒有持節,那就是上任庲降都督李恢。

劉禪輕抿一口茶水,問道:“怎麼有問題?”

廖立遲疑半響,說道:“馬德信(馬忠)繼任庲降都督不久,便授予持節,恐並不合適。”

劉禪放下茶盞,笑著說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德信之才朕與上丞相皆知,為人盡心竭力,忠於漢室,如此之人安能不可信乎?”

“況且南中路途遙遠,道路難行,常有叛亂,調動不便。德信能有此節,治理南中,如虎添翼也!”

廖立見劉禪堅持,將口中的勸諫之言吞回。

“諾!”

其實若不是劉禪知曉歷史上的馬忠,其實也不敢輕易授予馬忠持節。歷史上,蜀漢擁有數任庲降都督,論出眾而言,非李恢、馬忠、霍弋三人莫屬。

李恢初定南中綱紀,穩定南中局勢;馬忠銳意進取,將大漢的治理深入興古郡(緬甸北部);霍弋撫和異俗,立法施教,夷漢安之。

其中,霍弋降晉之後還平定了東吳的交趾、日南、九真三郡,世守南中。

劉禪念起董允,問道:“休昭到何處了?”

聞董允二字,廖立心中微有不悅。要知道自從董允、費禕離開之後,內官就屬自己資歷最老,威望最大,因此陛下也讓自己掌管先前二人事務,榮寵至極。今若回來,則分我權也!

心有此想,不過廖立還是恭敬答道:“董侍中應有三、四日路程。”

劉禪站起身子,似笑非笑地瞥了眼廖立,說道:“從今日之後,公淵便專替朕擬詔,撰寫公文。”

廖立大喜過望,叩首應道:“諾!多謝陛下。”

劉禪擺了擺衣袖,說道:“今日休沐,公淵可暫且休息,勿要太過操勞政事。”

“多謝陛下愛護。”

待劉禪走後,廖立走在長廊上,興奮地轉了一個圈。

(今晚無更,明天放出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