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五十章 近況(上),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公元232年,漢帝劉禪建興十年,四月。
春季時節,成都陽光明媚,漢宮圃苑中,萬物復甦,春意盎然,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沁人心脾的花香。
劉禪與皇后張筠共遊於花道之中,宮娥侍女在後緊跟。
劉禪摟著張筠纖細而富有彈性的腰肢,感受到了那美妙的觸感,踏步在花叢間,欣賞著花道兩側奼紫嫣紅的鮮花,又時不時垂首看著懷中的美人。
這些年隨著張筠歲數漸長,已經從太子妃時期的青澀蛻變成一名成熟典雅的皇后。得益於繼承張飛的高個子,張筠在後宮之中可謂是最為高挑之人,連具有西域血統的李氏都比不上她。
最矮的就是王夫人了,或許出身貧寒的原因,飲食不好,人雖美,但個子略低了些。
張筠紅著臉依在劉禪的肩膀上,手中捏著一朵嬌豔鮮紅的月季花,嗅著濃郁的花香,不由沉浸於甜蜜的幸福之中。
走著走著,劉禪的思緒就已經飄到了大漢變法上面,從去歲下半年開始,得益於北伐之前,諸葛亮對中央進行集權化以及對地方的加強控制,將郡功曹以上的任命權握在內府手上。因此大漢這些新制定的制度還是較為方便地推廣下去。
如果對變法進行分階段的話,大漢中央集權化可以看作是第一階段的變法,第二階段的變法則是新田制的推廣。
至今來看,這第一次變革的成果還是不錯,雖然造成了一定的冗官,但隨著地盤的推廣,稅收的增漲,冗官將不會影響到大漢。
從今歲開始,諸葛亮有意識開始縮編益州內的郡縣,第一個下手的就是將東廣漢郡與廣漢郡合併,撤郡不撤縣,從二郡八個縣,縮減為一郡七個縣,蜀郡把新都縣吃了進去,將多出來的郡吏調往隴右。
合併後的廣漢郡將一躍成為除蜀郡外大漢最富裕的郡,新的太守則是剛上任原廣漢郡一年的呂凱擔任。一年間,呂凱完成了兩年跳躍,先從邊緣郡,調到內地郡,再擔任新合併的郡太守。
選擇呂凱的原因有二,其一,推行新政,呂凱是大漢內最勤勉的郡守,在任期間幾乎不在府內,而是到地方上視察工作。其二,大漢需要給南中士人樹立一個新標杆,因此忠心耿耿而又有能力的呂凱最合適不過。
至於經濟方面,大漢奪下涼州,儘管沒對西域長史府進行調整,但由戊己校尉升任到長史的張就盡心竭力地維護商道,並且告知諸國大漢回來啦!
大漢也在去年下半年,透過河西走廊第一次將蜀錦賣給西域諸國,大漢找到未開墾的處女地,加上西南絲綢之路以及東吳這個兩個市場,大漢蜀錦現在有了三個售賣地。
在今年正月初,為了讓劉禪及中央高官喜悅。張就還組織西域諸國使團入成都朝拜大漢陛下,以討喜頭。西域諸國使團回國途中,同行還有大批的大漢商隊。
半年以來,巴蜀大姓豪強喜笑顏開,對於限田的不滿一掃而空,高呼大漢萬歲。一時間,大漢缺蜀錦,巴蜀織女在加緊生產蜀錦,而西南絲路的蜀錦生產也漸漸地轉交給南中諸郡及庲降都督府供給。
“大郎,不知媛容妹妹之子,取為何名?”張筠念起一件事,問道。
夏侯徽赴漢中懷孕,回成都休養後,去歲產下一子,取了小名,大名一直拖著沒取,現在將要滿一年,也是時候取大名了。
“嗯!”劉禪揉緊了張筠纖腰,想著小兒子虎頭虎腦,沉吟說道:“媛容懷孕之時,正值大漢與逆魏交戰取勝,兵者雖兇,但此乃祥兆,故取名為琥,意為發兵瑞玉。”
“劉琥!劉琥!倒是有趣。”張筠唸了幾下,笑道。
劉禪的四個兒子,以王為旁,璿、琨、瑤、琥皆是美玉,若要深究下來其中意義又是不同。
“大郎,臣妾收養四子可要改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