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七章 遷民(中),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恩賜。”

這個條件基本是在大漢內部設立屬邦,大漢不直轄酉溪蠻,而是透過管轄覃君健來治理酉溪蠻,所給賞賜不得不說豐厚。

畢竟東吳是準備將五溪蠻俘虜編入軍戶,而作為精夫的覃君健將要權利盡失,是故面對大漢的誘人的條件,自然是答應。

至於用《屬國律》治之,其中貓膩頗多,大漢雖不直轄酉溪蠻,卻可以用各種許可權介入道中政務。其中最關鍵一條便是,無論是邦女還是邦男與漢人結合,其產下子嗣必為漢子。

益州巴地諸多大姓往上追溯其先人大部分為少民,基本就是部落中權勢者與漢女結合生下漢子,漢子脫離部落戶籍,進入漢籍之中,就地成為大姓。

如:巴地句氏或是如此,句扶先人為賨人部落中權勢者,娶漢女,其子入漢籍。透過數十年漢化,傳至句扶時,已完全為漢人。

頓了頓,鄧芝看著覃君健,說道:“此言前提,覃精夫必須助大漢將辰溪蠻也遷民入漢。”

覃君健大喜過望,拱手說道:“請鄧都督放心,君健必竭盡全力而助大漢。”

辰溪在酉水下方,居武陵西南角。辰溪蠻乃五蠻之一,居辰溪之中,乃是辰溪蠻夷中的大部。離鄧芝等人距離不遠,相比於正受追殺的酉溪蠻及其它蠻夷,辰溪蠻無疑是幸運的。偏居西南角的他們,所部受到侵害較少。

不過面對呂岱、步騭南北夾擊,逐漸逼近武陵內部,辰溪蠻也抗不住。面對大漢的援手,辰溪蠻也接受,只是還有些猶豫,不似酉溪蠻堅定。

鄧芝微微一笑,心裡卻是盤算著辰溪蠻人口數量。

相比於其他四條河水的部落,辰溪是沅溪的支流,故居住此地的人口最少。據覃君健所說,其部人口在二萬人上下,可戰之士在五千左右,但隨著數次兵敗,可戰之士恐不足五千。

如果能將此二部溪蠻遷入大漢,可得三萬餘口蠻人,足可充大漢人口。

收斂心神,鄧芝目光落在覃君健身上,說道:“覃精夫遣使讓辰溪蠻向武陵山撤去,山谷我大漢有士卒接應。至於貴部明日起程即可,我部撥五百士卒為護衛。本督率士卒殿後,望覃精夫領千人共留下協助。”

鄧芝留了一手,為防止覃君健反悔,將讓他留下協助自己。

“諾,聽從都督規劃安排!”覃君健自然知曉,但也不反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