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食,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晚霞映紅,昏沉的夜色籠罩著大地,漢軍營地內數座篝火、火塘熊熊燃燒,橘黃色的火焰把營地映襯得如同一片紅色海洋。

白馬羌民及漢軍將士圍繞著篝火跳起‘席蹴步’,唱著‘薩朗’,舞步節奏起伏有序,或雙腿交替重踏,或左右旋轉。看起來並不複雜,稍微熟悉也能快速上手。

篝火外側還有十餘名羌民吹響羌笛,敲著羊皮鼓,以為應和。伴隨著變化的音樂,眾人的腳步也愈加歡快,初次接觸席蹴步的漢軍將士腳步踉蹌,略顯蹣跚,有幾個更是跌倒在地,為宴會增加幾分趣味。

高臺之上,飲酒作樂的劉禪等人見狀,也不由出聲發笑。

劉禪端著酒樽看向苻健,笑道:“朕久聞貴族能歌善舞,今日得見,果然別有一番風味!”

相比於賨人歌舞的健壯雄偉,羌人的歌舞更多透露出粗獷、古樸,如果與漢人相比的話,又缺少莊嚴及禮儀性,充滿鬼神的神秘色彩。

苻健面帶笑意,端起酒樽敬向天子,恭敬說道:“粗魯之舞而已,陛下謬讚!陛下屈尊勞與我等同歡,健替白馬羌民敬一樽於陛下,願大漢中興,陛下萬年。”

劉禪端著酒樽微微回禮,輕抿酒樽,餘光瞥見苻健將杯中物一口飲盡,讚道:“苻卿好酒量。”

在位眾人也是頗以為然,讚賞地看著苻健。

宴啟後,苻健舉酒一一禮敬眾人,卻面不改色,後面又飲了不知多少杯,著實海量。

“今日得見陛下,健實感榮幸,一時興起,多飲數樽。”苻健謙虛地說道。

劉禪邊抓過胡餅,邊笑道:“今日興盡即可,無需多禮。”

“諾!”

劉禪拿著胡桃仁餡的胡餅,啃咬起來,味道甚好。環視眾人,見董允面露難色,不太適應今日之宴,案上的胡餅也沒怎麼吃。

劉禪吃完手上的胡餅,意猶未盡地說道:“休昭為何不食,可是今日之宴不合休昭之口。”

董允放下筷子,面露遲疑,拱手答道:“啟稟陛下,今日之宴甚好,只是允身體不適,所食甚少。”

劉禪輕笑一聲,這董允什麼都好,就是太過注重禮節與面子,不吃胡餅。

秦漢之時,百姓主食有湯餅或者蒸餅,自從胡餅從西漢開疆開始傳入中原,漸漸地百姓及士族也在接受這種新式的主食。

東漢經學家趙岐避難於北海郡之時,便於市中販胡餅為生;東晉王羲之袒腹東床,神情自若地齧胡餅。

而漢靈帝也喜歡吃胡餅,當時京師皆食胡餅,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有些人總結後漢亡國的原因,還把漢靈帝喜歡吃胡餅說成這是漢室將亡的徵兆。不過當時呂布率軍出征之時,地方官吏獻上一萬張胡餅以為軍糧。cascoo.net

由此可見,三國時,士人階級對胡餅及胡風用品,還是有些排斥,下層階級對這些便民的物品倒是喜愛。

擺了擺手,劉禪喚來左右,吩咐說道:“將董侍中案上的胡餅撤下,換上湯餅。”

“諾!”

半響後,侍從端著湯餅替換了董允案上的胡餅。

董允見狀,偷瞄了眼劉禪,見其鎮定自若地吃的胡餅,不以為意,頓時有些羞愧。

對於劉禪而言,接受度十分的大,畢竟後世中,這些胡人用品早已經融入社會生活之中,反而是當初剛剛穿越而來,有些不適應。

劉禪又瞧了瞧宴會中眾人,今日之宴為勞軍宴,由於地處前線,食材大部分都是以簡便為主,並沒有荊蜀士人所愛吃的稻米及其他需要蒸熬的菜餚。故除了漢軍將士外,身旁陪侍的文人官吏對胡餅,食之甚少。

只是荊蜀文人官吏與宴上的羌人幾乎很少交流,倒是隴右出身計程車人及守城的柳隱、劉林等漢軍將帥與白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