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六十九章 封賞,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只在西域設立長史一職,而不設都護。
長史者何也?乃邊地郡縣佐官也。因此西域長史受敦煌郡太守管轄,只不過西域長史擁有領兵的權利。
因此在行政區上,敦煌郡是包括整個西域,郡太守擁有對西域長史擁有管轄權。也就是說,敦煌郡是大漢面積最大的一個郡。
而張就何許人?乃敦煌張氏後。
敦煌張氏不僅是涼州儒術高門,甚至都是天下的儒術世家,而且還人才輩出。東漢時,張享任漢陽(今天水)太守,張奐乃‘涼州三明’之一、張芝被後世譽為‘草聖’。
西晉時,張鉗為敦煌五龍之一,張勃任太子僕……。後世知名於世的歸義軍張議潮也是敦煌張氏人。
張就之父,張恭本為郡功曹,太守馬艾卒官,他被眾人推為代理長史,遂派兒子張就請曹操委任太守,直至新太守到任。
當時,酒泉黃華、張掖張進割據郡縣,欲與張恭一同割據。途中抓住張就欲要脅迫張恭,而張就私下寫信給張恭,讓他不要管自己,自己不怕死。
張恭立即派遣從弟張華進攻酒泉,並且派兵接應新任太守尹奉。最後張就洪福齊天,幸運地活了下來。m.cascoo.net
張恭被封為戊己校尉(西域長史下校尉),後遷至執金吾,以其子張就繼任戊己校尉。張恭回到敦煌,直接以病拒絕封賞。
因此諸葛亮就是擔心張氏本為敦煌大族,現在又在地方上任官,恐怕有盤踞地方之禍,不利於大漢在涼州的統治。而且張就父子頗有才能,著稱於西州,大漢正值用人之際,也需拉攏涼州士族,不如將張就遷入內地為官,重用之。
果然,劉禪細細閱覽到後面,諸葛亮雖無詳細批註,但有用硃紅在旁邊寫到,右中郎將宗預可任西域長史。
劉禪會意一笑,宗預,字德豔,荊州南陽人士,為人剛強,又有機敏之能。在大漢平定隴右後,協助馬岱訓練騎兵,有與胡人為俗的經歷,升任西域長史頗為合適。
另外一點是,和呂乂、魏延一樣都是荊州南陽郡人士,值得劉禪信任,也能與二人融洽相處。
嗯!大漢荊州士人中,就屬南陽郡士人最多。諸葛亮、魏延、呂乂、鄧芝、鄧艾、陳震、李嚴……。可以說是南陽郡人撐起了東漢後,又撐起來蜀漢。
諸葛亮常重用南陽郡人士為助手,協助他治理大漢。因此,諸葛亮對於嶄露頭角的鄧艾頗為喜歡,甚至在考察繼承人之時,還把鄧艾納入人選之中,最終因為鄧艾的性格不得已放棄。
劉禪沉吟少許,提筆任命張就為金城太守,將原金城太守梁緒調回成都朝中任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