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九章 申鑑,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慨,說道:“朕為不得見荀仲豫(荀悅)而嘆,如此之才,卻不聞於世,實為可惜!”

“議兩漢之失,呼革興之要。卻不得其主,豈不悲哉!”

“若朕只能繼漢之制,卻不能革漢制之興。朕之大漢與後漢之漢,有何區別,即便能中興,或百年之後亦亡也!”

劉禪直腰按劍,看著滾滾流逝的江水,臨江而嘆,說道。

不得不說,居其位,憂其思。

時隔八年之後,劉禪再一次發出改制之念的期盼。

不同於八年前,大漢內外交困,人心不安,即便有強烈的改革願望,但為了北伐也不得不委婉行事。數年間,除了將地方軍權、行政權分離,以及將郡功曹任命權回收之外,進行了中央集權,其他的幾乎沒有大的改變。

而此時的大漢,更具有一股朝氣,似乎有能力,也可以進一步做出大的一些改變。

董允似乎被劉禪的渾身散發的帝王之氣而感,遲疑半響,問道:“敢問陛下之意是?”

劉禪轉過頭去,勾起嘴角,展開雙手,霸氣說道:“朕之意,無他,唯改制爾!”

這是劉禪除了向諸葛亮外,第一次向外人透露自己的想法。

董允臉色大變,上一個高呼改制的還是王莽,直接改得天下裂變,群雄並起,歷經數十年,才由光武中興。

劉禪看著董允陰晴不定的臉色,笑著問道:“休昭之意?”

董允沉吟良久,拱手說道:“臣才淺薄,無法知曉陛下深意。只是望陛下申王莽改制之失,以鑑之。”

一向剛直的董允,面對興頭上的劉禪,也不敢直言勸諫,委婉地用王莽改制及申鑑之意規勸。

王莽改制,也是頗令人嘆息。王莽可以說是眼光獨到,看到了前漢當時社會的問題,比如土地兼併以及奴婢氾濫這兩大問題。但可惜的是,王莽一系列舉措脫離了實際,一個將私田改為王田的詔令直接將整個天下逼反。

劉禪不可否只,揮袖負腰,笑而不語,看著江水。心中思慮萬千,別看劉禪喊著改制,但是具體要問怎麼改?

或許劉禪自己也不知道,不過慶幸的是,劉禪還能借鑑後世之制。

《漢紀·光文帝紀》建興八年,中祖讀《申鑑》,臨江而嘆曰:‘前漢將亡,王莽改制,不得其果,後漢復之,又傳二百載。猶如將傾大廈,本應復治,光武卻修,故後漢亦復前漢亡國之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