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六十章 盟約尾聲,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魏文帝黃初三年、昭烈帝劉備章武二年、十萬未稱帝。
五月,漢軍近六萬人自巫峽建平(今重慶巫山東)至夷陵(今湖北宜昌東南)間長江兩岸長百里,樹柵連營五十餘屯。
-------------
成都丞相府六月
諸葛亮撫須微思,問太子禪道:“太子,《管子小問》背誦如何?”
劉禪跪坐榻上,挺腰拱手答道:“丞相,前些日已記下,昨日費卿也給我講解其意。”
諸葛亮沉思半響,問道:“桓公問:治而不亂,明而不蔽,若何?何意?”
劉禪回憶答道:“明分任職,則治而不亂,明而不蔽矣,其意思乃是是分清責任來安排官職,就可做到治而不亂,明而不蔽了。”
諸葛亮微微點頭,追問道:“敢問太子,如何分其職呢?”
劉禪沉吟許久,結合前世擔任村官的經驗,答道:“需製法而分,軍有軍法,民有民法,官有官法,依法分權,律法若無允,去做則要罰,上官管理,御史監督。”
諸葛亮露出一絲笑意,問道:“善,若如今國家貧困,又如何使國家富裕?”
劉禪想到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家威廉·配第的理論,答道:“丞相,管子言:努力耕種土地又合於農時,就一定能使國家富裕。勤勉勞作乃是錢財之父,土地則錢財之母,勤勉勞作才能產出更多的糧食。”
“做為君主則需儉治宮室,撙節車駕充實國家貯備,屆時國必富而位必尊;君上應撙節衣服、拋棄玩好之物加強農業耕種,財用必足則國家地位必然鞏固;並且還需鼓勵士民專研能使穀物多產的耕種方法與耕種器具。”
諸葛亮讚賞地看劉禪,心中感慨若太子真能按照他說的去做,則大漢中興有望。
諸葛亮誇獎說道:“太子有此言,則大漢中興有望。雖今與孫吳交戰,但後必勤修內政,鼓勵耕種,修繕兵甲。待天下變動,北伐逆魏,太子依此言,行此事,還於舊都,指日可待。”
劉禪正色,拱手答道:“皆賴丞相教導所言,日後北伐,安國輔政,皆望丞相!”
劉禪內心雖然開心,但並無激動,1個月前,在射山學習射術,騎馬的時候,不小心摔下馬,穿越到三國。
《寰宇記》有記載:“射山,在成都縣北十五里,劉主禪學射於此。”
前世自己只不過是大學生村官,響應政府號召,前往中部地區扶貧,村子脫貧那天喝多回家,摔倒結果穿越到三國,當時醒來,知道劉備攻吳,趕緊寫了封信:讓自己的便宜父親,小心陸遜火攻。
卻沒想到劉備回信批評。
意思如下:沒有經歷戰爭,你就談論戰爭,我怎麼敢把國家交到你手上,你這是趙括啊!
你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和丞相好好學習,好好習武,其他的不用管,陸遜小兒,你爹我根本不擔心,現在被我打的,窩在城裡不敢出來。
還有你學習騎射摔到是正常,繼續練習,等我回去看你學習的情況。老爹我現在給你打下好的基礎,讓你以後登基好大展宏圖,但是你現在經驗不足,需要好好鍛鍊,以前我老打仗沒時間教你,現在你要把小時候之前落下的補上。
以前老爹我沒咋讀書,我後悔啊,要不然當初那有曹操什麼事!
曹丕不是一個明智的君王,我特別擔心在我進攻孫權的時候,曹丕南征,孫吳就會被滅亡,我們大漢就難復興,但是他沒有做,他比不上曹操,也比不上我,甚至還比不上孫權。
你之後要比他強,這樣我大漢才能復興,我現在看你,我很擔心啊!我已經囑咐丞相,好好的教導你。如果你不好好學習的話,我回去會削你的!
總結下來,老劉吹了下牛逼,讓劉禪好好學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