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六十三章 用人之道,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呵,你二人怎麼不說了?”
“楊儀,你白天的滔滔不絕去哪了?”
“魏延你劍呢?怎麼不拔了!”
楊儀、魏延二人站在殿中,垂首不敢直視劉禪的目光,聽著陛下的訓誡。
“魏延,你真是好大的氣魄,敢當眾持劍威脅大漢上卿。”
劉禪站在階上,冷冷地看著魏延,說道。
魏延偷瞄天子的臉色,低語說道:“臣一時氣憤之下,才有如此舉動,請陛下恕罪。”
“楊儀,你呢?”劉禪沒有理會魏延,而是看向楊儀問道。
“臣亦有過錯,請陛下恕罪。”楊儀抬頭答道。篳趣閣
劉禪冷笑一聲,說道:“既然你二人皆知過錯,如此便好。”
說著,劉禪將案上的巾帛交給他們二人,淡淡說道:“若無異議,你二人就領命退下吧!”
魏延開啟一看,臉色驟然大變,抬頭看向天子,說道:“陛下,臣難領命。”
“請陛下三思啊!”楊儀失色說道。
劉禪冷冷地看著他們二人,說道:“讓你二人轉任安定王(三弟劉理)臣屬為何不從?既有爵位,又有厚祿。可免受案牘之勞,征戰之苦,何樂而不為?”
劉禪讓魏延從涼州都督轉任安定王中尉掌其軍權,楊儀從內府長史轉任安定王內史治國民。至於封地的話,則是沒有,安定王劉理也一直是病秧子,身體不好。
這一個調任無疑是讓楊儀、魏延二人養老,遠離大漢的政治權利中心。
“莫非爵不高,祿不厚否?”
劉禪給楊儀加封都鄉侯,再賞300戶作為魏延的食邑。
魏延緊握著巾帛,著急說道:“並非如此,臣轉任安定王中尉,大漢誰可接任涼州都督一職!”
劉禪站在階上俯視魏延,嘲諷說道:“卿以為大漢就你可任涼州都督?”
“吳子遠(吳懿)、吳元雄(吳班)、馬德信(馬忠)、王子均、鄧士載皆可委以大事。”
說著,劉禪看向楊儀,說道:“長史一職,可由關安國,諸葛伯松、費文偉、張伯恭(張翼)擔任,不知楊卿以為如何?”
楊儀看著巾帛上的詔令不禁失神,張了張嘴說道:“臣以為……”
“以為如何?”
“以為大漢缺你二人不可?”
楊儀紅著眼睛,夾雜著鼻音,說道:“臣之心並非如此?”
“那是何心?”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眾人為國效力,不為名,便為利。你二人既得名利,可傳爵於後人,今又有何猶豫之事?”劉禪追問道。
此言一出,魏延、楊儀兩個人愣住了。
魏延眼神有些迷茫,他似乎已經忘記了,為國效力的目的。
當初跟隨劉豫州,就是為尋一口飯吃;後面隨著官職越高,想著建功立業,封妻廕子;現在好似為了興復漢室,也想自己更上一層樓。
陛下的封賞好似都有了,可自己總是差點什麼……
魏延沉默許久後,跪地誠懇說道:“啟稟陛下,臣若轉任安定王中尉,無法為北伐而效力,將愧對陛下,亦無顏見先帝也。望陛下以臣卑鄙,恕臣今日之過!”
楊儀更簡單,當時不喜歡逆魏荊州刺史傅群的管理,自感明珠蒙塵,趁著襄樊之戰投奔關羽。如今在諸葛亮的管理下很舒服,感覺自己的才能發揮到了最大。若轉任安定王內史……
楊儀叩首說道:“啟稟陛下,臣亦是如此。臣不願為安定內史,願為內府刀筆吏隨軍左右,盡微薄之力,以助大漢克復中原!”
劉禪盯了二人半響,見其言語誠懇,方才鬆口,語氣放緩說道:“北伐之時,你二人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