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五章 汶山郡平,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公元231年,2月,汶山郡,蠶陵。
青藏高原的邊緣高山河谷間,勁風呼嘯,帶來陣陣寒意,將山間枯枝殘葉吹得沙沙作響。
張嶷甲冑齊全,裹著冬袍,手按環首刀,在幾十名彪悍計程車卒護衛下從山道中閃出。
只見距離張嶷眼前不遠處,兩側十餘米高的峭壁矗立,恍如石門。唯有一道狹窄的小路可以穿行,而幽深的山道間,卻有數具漢軍屍體橫躺其中,血肉模糊,附近亂石交錯,鮮血染紅了石頭面。明顯他們都是被拋下的石頭砸死!
張嶷目光上移望向駐紮在峭壁上的汶山羌軍寨,護衛著山道,阻礙著漢軍士卒前行。寨外又擺放著數不清的亂石堆砌成的小山,無疑!山道內的漢軍是他們扔下石頭砸死的。
張嶷憤怒地用拳頭錘擊枯木,缺水乾燥的樹皮頓時出現裂紋。張嶷暗罵一聲‘羌狗’。
張嶷與馬忠進入汶山郡後,三戰三捷,打敗汶山羌、白狗羌、氐王強端,諸部聞風喪膽,丟盔棄甲而逃。大軍順利地逆岷江而上,在收復蠶陵縣後,而作為前部的張嶷便率先出發,準備掃除在湔氐縣的叛軍殘部,而卻不曾想被這天險阻攔於此。
羌人屯兵於懸崖高嶺之上,堆積大量石頭,若漢軍士卒從山道處過,都被石頭砸得粉身碎骨。故張嶷率軍抵達此處數日,根本無法發動進攻。橫死在山道間的漢軍士卒就是例子。
“將軍,接下來我等該如何是好?”親衛一臉憂愁地問道。
張嶷收斂情緒,沉聲說道:“不急,援軍還有多久能夠抵達?”
“大軍還有半日即可趕赴於此,由馬將軍親自押運的糧草後隊則要二日才抵達。”親衛說道。
張嶷握緊環手刀柄,盯著山頭上的羌人營寨,吩咐說道:“命將士們,暫且休息。”
頓了頓,張嶷說道:“此地險要不可力取,只能智取。汶山羌人數次敗於我軍,丟盔棄甲而逃,今心氣已失,即便天塹對其亦不過是無用。待半日後,大軍抵達,本將自有方略,可令我軍透過此處。”
“諾!”
張嶷吩咐完手下士卒後,自己又領著幾名親衛,站到山坡的一塊巨石上,眺望整個山河。
當張嶷爬上巨石頂端之時,可見山下流淌的岷江,彎彎曲曲地在山谷間穿行,高山起伏不斷宛如連綿的山地,當眺望對面的羌人營寨時。
張嶷若有所思地瞧著羌人營寨佈局,羌人營寨立於高嶺之上,可憑藉巨石砸下斷道,卻若仔細觀之,可謂是孤立無援。最明顯的就是糧草難以運送上來,而且加上之前的屢戰屢敗,羌人糧草丟棄甚多。
此時張嶷心中已有定計,喚來親衛吩咐說道:“讓半日後抵達的大軍,高樹旗幟,拉伸軍勢,吹響軍號,以示我軍大軍已至。”
“諾!”
……
未過多久,大軍旌旗飄揚,號角聲震天,蔓延山道十餘里,聲勢浩大,好似有萬人大軍。
軍寨中的羌人遠遠望去,心中甚是恐慌。各部首領皆是心神不寧,上下議論紛紛。
而此時,一名漢軍文吏僅穿布衣靠近軍寨,用羌語喊道:“在下欲見貴部首領,以商討要事,不知可否為我通報。”
當訊息傳到軍寨之中,各部頭領頓時爭吵起來,或有欲見之言,或有直接射殺之言,最終勢力最大的白狗羌首領丁煥說道:“將其喚入,我等可先聽言語。”
半響後,文吏走入軍帳內,看著軍帳內落座的大大小小的頭目,拱手說道:“在下見過諸位首領。”篳趣閣
白狗羌首領丁煥打量了一會文吏,沉聲說道:“不知有何事?”
文吏看著坐在中央的丁煥,說道:“在下奉我軍張將軍之命,入營向諸位頭目言明如今事態。張將軍言,你等羌人受氐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