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八章 克金城(下),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夜,天色昏暗,慘白的月光灑落西北大地,城池內外篝火座座猶如天上的繁星般在大地上點燃。
破舊的草屋內,搖曳的燈火下,張冶與數名魏軍將校圍攏在一起。
張冶臉色嚴肅,環視眾人,義正嚴詞說道:“今城內糧草漸無,張合將軍戰死,大司馬病逝,我等與外隔絕,已到山窮水盡之時。我等從去歲堅守至今,已有半歲之久,已報恩於朝廷,無負允諾楊阜之言。故今日之為,乃是我等迫不得已為之,只求活命爾!”
頓了頓,張冶沉聲說道:“今日之事有進無退,捆下楊阜獻城於魏延,我等可得一生富貴。”
“張兄所言即是,可還有人遲疑否?”說此話的這個人,偷偷握著腰間的環手刀,環視著其餘幾人。
張冶瞄了一圈見無人反對,吩咐說道:“諸將軍請領上親衛,隨冶趕赴縣府擒住楊阜。”
“諾!”
……
縣府內燈火昏暗,守衛的親衛唯有寥寥數人,楊阜巡完城池之後,一身疲倦地回到屋內洗漱。
楊阜手捧著溼麻巾揉搓了幾下臉龐,抬頭望著銅鏡內蒼老的自己,一股悲愴之情湧上心頭。兒子早亡,唯有孫子楊豹相陪,今自己困死金城,何人能為自己收屍而魂歸故鄉乎?
說實話若不是孫子楊豹在洛陽,楊阜或有歸降之意,但為了自己孫子性命,楊阜也只能犧牲自己,以報恩於曹魏。篳趣閣
想著,想著。悲從中來,楊阜淚水不禁溢位,沾溼雙眸,手上的溼麻巾堵了上去。
忽然,府外嘈雜聲一片,張冶等人領著近百名親信從道街上穿行至縣府外,準備強衝入府。
“楊刺史,張冶率眾欲強行入府。”親衛匆忙地稟告道。
聞言,楊阜收斂情緒,將溼麻巾扔到水盆裡,濺起水花,沉聲說道:“好!”
說著,楊阜冷笑一聲,大步而出,站在階上,盯著湧入的府中的張冶等人,呵斥說道:“未有軍令擅自行動,你等莫不是想謀反嗎?”
張冶等人不敢直視楊阜威嚴的雙眼,微微偏頭,冷聲說道:“楊刺史,今我等數千將士性命在你手上,冶今夜前往不為他事,只為兄弟們謀求一條活路。”
楊阜站在階上看著圖謀不軌的眾人,冷靜說道:“人若不知禮義廉恥,苟活於世,有何意義!今歲大軍必然前來支援,諸位若能與阜一同堅守,屆時待援軍至,高官厚祿不再話下。況且諸位如此行為,就不考慮遠在洛陽的妻子老小嗎?”
眾人有些羞愧,更不敢直視楊阜的雙眼。
張冶盯著楊阜,嘲諷說道:“祁山堡守將高剛堅守已至百天,而朝廷也將其家人處決斬首,威懾諸將。今我等訊息封閉,不達關中,恐怕我等家小或已死於非命,或責貶為奴。楊刺史如何敢言乎?”
頓了頓,張冶繼續說道:“刺史既言禮義廉恥,敢問刺史身為漢臣,且為何歸降曹魏,今大漢光復涼隴又為何不歸義呢?”
說著,張冶看向身後的將士蠱惑,說道:“曹丕簒逆大漢,今大漢天兵將至,我等歸附乃是撥亂反正,正是義舉。諸位勿多疑,隨某上前,將楊阜縛住。”
毫無疑問,此時大漢北伐的正義性就出來了。曹丕簒逆,大漢討伐,諸將反正,乃義舉也!由此制高點在,歸降眾人的心理障礙消失不見了。
張冶大踏步上前,砍死護衛楊阜左右的親衛,逼近楊阜。
楊阜雖年歲已長,但亦是狠人。畢竟年輕之時,可是與馬超作戰,身受五處重傷,宗族兄弟戰死七人。
鏗鏘一聲,楊阜拔出漢劍,就朝著周圍叛軍砍去,一幅誓死不降的姿態。
可惜的是,楊阜早已經不是二十年前的他了,張冶手疾眼快之下,一個大踏步擊劍,直接挑飛楊阜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