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章 借糧,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五月,秦州,武都郡。

夏日大雨數日,嘉陵道西漢水、漾水、濁水三水暴漲,河水洶湧,糧船難行。

午日,天降瓢潑之雨,雨滴串聯成雨線,雨線又串聯成雨幕,雨幕遮天蔽日地傾瀉下來,籠罩整個大地。

黃豆大小的雨滴密集砸落地上,濺起一片片泥濘;大雨斜傾落在人的臉上,打溼眾人的臉龐。

原本應當在武都郡縣衙的劉禪,卻在著急地趟著溝壑間積留的積水前行,連日大雨,軍糧已經延誤十日沒有發出,再不發出勢必會影響到在北伐大軍。

董允披著蓑衣,摸了把溼漉漉的臉,攔住劉禪,急忙說道:“天降大雨,陛下身為天子不可孤身犯險,且不言河水危險,但若陛下受寒該如何是好?”

劉禪頭戴斗笠,披著蓑衣,停下腳步,手指前方,在轟鳴的雨聲中大聲喊道:“今河水洶湧,糧船難行,若再不將糧草送往隴右。屆時上丞相便要缺糧而退兵,北伐前功盡棄,你讓朕如何安心呆在縣衙?”

說完,劉禪不顧董允阻擋,踏著泥漿繼續前行。

董允伸手扯住劉禪,不顧地上泥漿,跪地哀求道:“陛下,陛下天降大雨,於敵於我皆是不利。糧盡則退兵,待來年再戰即可,人不可違天。”

董允不說則罷,一說退兵卻是刺激到劉禪的神經。

劉禪用力甩開董允的手,怒聲吼道:“朕便是天子,想讓朕退兵除非太一親自,要不然誰都不可能阻攔。”

此言一出,天邊一聲雷鳴傳來,雷聲震耳欲聾,震得人耳中嗡嗡直叫,所有人頓時噤若寒蟬。

劉禪冷笑一聲,一人踏步而去,眾人在後緊緊跟隨。董允也從地上爬起,無奈之下,也只能跟隨劉禪左右。

劉禪站在河畔的山坡上,只見雨水遮蔽了整個河面,河水不復往日的平靜,此刻已經變得波濤洶湧起來,浪花飛濺,翻滾著朝岸邊湧來。

楊戲落後一個身位,指著嘉陵道,喊道:“陛下,河水湍急,糧船難行,還需等河水平靜。”

劉禪面露不悅,喊道:“為何不轉為祁山道陸路運糧?”

楊戲愣了愣,拱手回道:“啟稟陛下,如今傾盆大雨,祁山道早已泥濘不堪。況且若糧草被雨水淋溼將會受潮,屆時糧草送往軍中將會發黴發芽,不可食用。”

劉禪微微蹙眉,對於糧草受潮這種事,他如何不知道。如今天降大雨,此時不論漢魏,誰都運糧困難,現在就看哪一方對前線的支援大了,現在就是在拼後勤。

劉禪看著洶湧的河水,咬牙說道:“即刻轉為祁山道運糧,在糧車上披上稻草、皮革,能保多少糧就保多少糧,即便發黴了也不管。不管道路多麼難行,即便下刀子也要把這批軍糧送到上丞相手中。”

楊戲沉吟少許,拱手答道:“若要糧草走祁山道搬運,則雨具不足。不若這般,先將少部分糧草披上稻草、皮革運往軍中,剩餘大部分且看天晴。若將全部軍糧不顧受潮運往軍中,屆時于軍中也說無用。”

在旁的董允拱手應道:“陛下,臣以楊太守所言有理,還望陛下深思。”

劉禪瞥了眼董允,嘆了口氣,說道:“便按楊太守所言吧,凡是參與運糧之人,皆以征戰之功賞之。且不以糧期為限,越早送到,賞賜越多。”

董允神情肅然,說道:“陛下英明,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楊戲也拱手應下,然後領著縣令,呼喝著民夫冒著雨,將船上糧草搬下來。

“陛下可要回城,暫且躲雨避之。”諸葛喬進言道。

劉禪擺了擺手,拒絕說道:“不急,朕暫且看看。”

劉禪負手背腰站於坡上,而雨水絲毫不見變小,依舊斜傾不停。雨水順著蓑衣的縫隙,溼透了衣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