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三章 政與兵,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欠大家免費一章,找時間補上)

九月,劉禪攜夏侯夫人至漢城(勉縣)後,不顧董允等人反對,繼續沿漢水西行至武都武興渡口,視察前線,順便督戰陳倉道的戰事。

武興乃是原是漢中之戰後,老劉為防備西面之敵,故在武興之地建城,設武興督一職。但在大漢奪取隴右之後,武興的軍事作用下降,後修繕嘉陵道水路後,武興重新被利用起來,當做渡口使用。

面對御駕來臨,武都郡上下早已經習慣了,也沒有大張旗鼓,畢竟當今陛下喜歡低調,不願鋪張浪費,眾所周知。

唯有太守楊戲安排完些許事務後,帶上公文案牘,趕赴武興陪駕,準確說是應答政務。當今陛下每至一地,喜問太守、縣長政事之名,國內郡官皆知。

劉禪領著眾人踏足漢水河畔,河面上往來運輸糧草的船隻穿梭不停。

“陛下欲督戰事在漢中即可,何必躬身趕赴武興。此地終究在前線,國家身系天下安危,當社稷之重,今脫離重鎮,護衛的羽林、虎賁二軍士卒薄弱,怕是有些危險。倘若馬嶺關失守,或有惡逆之徒……”護衛在劉禪之側的李軌進諫道。

劉禪趕赴漢中時,隨駕的羽林、虎賁二軍有三千之眾,在諸葛亮出征時,挑撥千人護衛諸葛亮左右;五百羽林隨馬忠趕赴汶山郡,平定羌亂;前些日又調虎賁五百護送夏侯徽回成都。

留在劉禪身邊不過千人,劉禪擔憂漢中兵力不足,又留五百虎賁於漢中,暫歸吳懿調遣。隨行西巡護衛的羽林、虎賁二軍,僅有五百騎,雖裝備精良,又是軍中彪悍之士,但以人數觀之,確是有些薄弱。

劉禪臉色淡然,還未表態,而旁邊的楊戲聽到,頓時面露不悅。武都郡雖是前線,但目前魏軍被堵於馬嶺關不得入,此時能夠對劉禪的安危造成威脅的,也就是武都郡內之人。而楊戲身為武都太守,若真有人心懷不軌,其中最大的責任人就是楊戲。

李軌或許是無心之言,但在楊戲耳中,卻有些刺耳。

一向寡言少語的楊戲,表情嚴肅,語氣生硬地說道:“武都之內,何來不軌之徒。若真有不軌之徒欲犯,你等若不能護衛陛下,戲雖文士,不經沙場,但亦敢拔劍,以身護衛陛下。”

此言一出,李軌不由臉紅。楊戲的言外之意,你們身為羽林衛護衛陛下,是你們的職責,若你們擔不了擔這個職責,一介文人的我,可以替你們護衛陛下。

心思縝密的劉禪,上揚嘴角,指著四周圍繞的羽林衛,哈哈大笑,較往常更高的音量,說道:“朕敢深入前線,所仗無他,唯有羽林、虎賁熊羆之士而已。有此雄兵,朕何處不敢前往!”

此言一出,李軌臉色微紅,打起精神,而其他的羽林、虎賁將士皆挺直腰板,一副肅殺模樣。

說完,劉禪又朝著楊戲誇獎,說道:“本以為受馬嶺關戰事影響,武都百姓人心惶惶,卻不曾想在卿治下,百姓安居勞作,絲毫沒有異動。卿之才,朕今日方曉。”

楊戲臉色微微放鬆,面露喜色,說道:“陛下過譽,此乃臣本職也。”

劉禪指著河畔邊上的農田,問道:“數月前被漢水淹沒的農田損失幾何,可有影響百姓收成?”篳趣閣

楊戲早有準備,拱手答道:“啟稟陛下,五月大水,雖淹沒兩岸,但我郡於河畔的農田受災並不嚴重,同時臣也對歉收的百姓免徵賦稅,盡力救濟。”

劉禪微微蹙眉,繼續追問道:“文然又是如何救濟百姓,百姓現在可有恢復生產,又可有賣身為奴者?”

楊戲面對如此尖銳的問題,不慌不忙,答道:“六月,臣讓郡中吏員協助受災百姓恢復生產,臣向羌氐部落借糧,借於百姓;七月,臣親自督查,兩岸受災農戶已經重新勞作;下半歲,恢復農事,秋收並無影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