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七章 自告奮勇,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梁山,長亭。夕陽西沉,將整個天地都染成一片血紅色。
劉禪負手背腰,神情凝重,緩緩說道:“向中領多年未經陣戰,其雖善曉軍事,但並無統率大軍平定羌亂戰事,因此若讓向中領統軍,朕有些憂慮。況且成都乃國都,穩定民心為上,向中領坐鎮成都不可輕動。”
頓了頓,劉禪略有所思地說道:“此次汶山、陰平羌亂,未免有些太過湊巧了。”
聞言,廖立看著劉禪的背影,撫須說道:“陛下之言不無道理,目前正值我軍北伐之際,即將取勝之時,而卻非常恰好地產生羌亂,不可不令人懷疑。”
董允垂首微思,聯想到了什麼,出聲說道:“涼州刺史楊阜,出生天水,擔任過武都太守,甚得當地羌夷民心,或許可是他所為?”
劉禪微微點頭,楊阜可能性很大,大漢目前的武都、陰平二郡,由之前的武都郡一郡而分出來的,而汶山郡就在陰平郡邊上。
曹操遷漢中之民的時候,還把武都郡的萬餘戶近五萬多人遷到京兆、扶風、天水,而負責遷移工作的就是楊阜,其過程非常順利。
不得不承認,楊阜的治政及安撫民心的能力之強。
劉禪收斂思緒,淡淡說道:“不管是否為楊阜所為,此次羌亂不可影響到大漢北伐,儘可能不抽調北伐大軍的一兵一卒,將其影響控制在汶山郡內。”
廖立撫須沉吟,說道:“若要如此,不知陛下以誰為將,我大漢將帥幾乎皆在北伐大軍軍中。”
劉禪看著落山的殘陽,微思少許,忽然問道:“此將者,因有謀、有勇、知曉蠻夷之事,有統率大軍平叛經驗。不知德信(馬忠)以為,誰可領軍平此叛亂。”
馬忠似乎聽出劉禪的言外之意,上前一步,面露自信之色,拱手行禮答道:“人之才能各有長短,故孔子曰:‘其使人也器之’。今明主在上,臣下則盡情為忠,前漢趙充國攻先零羌時,趙充國曰:‘無人莫如老臣’。故臣不自量力,主動請纓,願率軍平定汶山郡羌亂,還望陛下明察。”
劉禪轉過身,扶起馬忠,哈哈大笑,說道:“朕之本意,亦是在德信矣!”
馬忠面色肅然,拱手應道:“臣忠定不負陛下委託之重!”
劉禪拍了拍馬忠的手背,以示親近之情,朝著眾人說道:“暫且坐下。不知德信以為當用士卒多少?”
馬忠沉吟許久,拱手答道:“啟稟陛下,戰報裡對叛軍人數未詳細說及,臣以為百聞不如一見,兵事情況難以預測,臣願馳至綿虒縣,制定戰略以獻於陛下,方可知曉士卒數目。汶山郡羌戎之部,是為弱小蠻族,今違反天意,背叛大漢,不久就會滅亡,願陛下將此事交於在下,勿以為憂。”
劉禪不由撫掌而笑,說道:“有德信之言,朕可高枕無憂也!”
頓了頓,劉禪微微皺眉說道:“德信雖有此言,但今大漢有將無兵,不知諸卿以為兵從何出?”
廖立坐在劉禪的右手側,拱手說道:“陛下,立以為不如從成都中軍抽調千人以從征戰。”
劉禪搖了搖頭,說道:“今羌人破二縣,千人之兵,不足以御之。”
思索許久的董允,抬頭說道:“陛下,臣以為可發廣漢、東廣漢、蜀郡三地郡縣鄉勇助之,可再籌集二、三千人。”
劉禪思量少許,看向馬忠問道:“德信以為鄉勇之卒以為如何,可否一用?”
馬忠沉思片刻後,說道:“鄉勇士卒之數不知足否,但鄉勇之卒只可為輔,不可為主。”
劉禪輕敲桌案,發出輕微聲響,半響後,說道:“漢嘉郡南部有犛牛羌可用。去歲犛牛羌歸附大漢,朕冊封犛牛羌王為?毗王,今可為助力。朕讓公琰以利誘?毗王出兵少許,以補士卒不足,如此一來,便可無虞。不知諸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