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五章 秋收與戰報,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八月,時入秋季,萬物漸枯。唯有烏水河畔,良田沃野,阡陌縱橫,粟、黍垂首。
秋風吹拂,良田金黃,稻穗隨風起伏,大漢近萬名將士,伏腰割穗,一片豐收景象,迎面而來。
諸葛亮與軍中眾人走於阡陌之中,望著眼前這片一望無際的良田,一臉歡喜之色。
諸葛亮俯首撿起地上幾粒脫落的粟粒,放在手裡看了看,朝著眾人笑道:“這粟粒飽滿,看來收割時辰恰到好處。”
楊儀湊過去拿過一粒,端詳半響,說道:“這粟粒品質著實不錯,此地水土果然甚好,不遜於隴右天水等地水土。”
諸葛亮站在田壟上,眺望麥田,卻見遠處有些粟杆隨意擺放,說道:“公威,你稍後讓全軍將士將收割後的粟杆堆起一起,不要隨意丟棄,用以餵食戰馬。”
“諾!”
諸葛亮走下田壟,輕搖羽扇,單手背腰,朝前走了幾步,說道:“待粟收後,過些時日就可種冬麥。諸位可在這些時日,查缺補漏,看看所缺何物,務必要及時補上,不可耽擱冬麥種植。”
潘浚落後一個身位,答道:“請上丞相放心,浚已經一一清點過物料了,應該無差。”
聞言,諸葛亮一臉笑呵呵地走在前方,說道:“如此便好,承明實乃亮之臂膀。”
說完,諸葛亮忽然發現什麼,瞧了瞧四周,問道:“附近這些田畝不是紹先所部負責嗎?怎麼不見紹先其人。”
眾人四處張望,尋找霍弋的身影。
只見農田中一人站起身子,用掛在肩上的麻布抹了把汗,喊道:“上丞相,弋在此處。”
眾人聞聲望去,只見霍弋頭戴斗笠,腳穿草鞋,腋下夾著數捆粟杆迎面走來,一副農人之貌。
諸葛亮先是一愣,隨即臉上露出一絲喜色,上前扶住正要行禮的霍弋,說道:“紹先辛苦了,農忙有士卒便可,將帥監之。紹先又何故深入農田親自忙於農事。”
霍弋黝黑的臉龐笑了笑,說道:“在下常隨陛下於成都武擔山忙於農事,也是習慣了。至於為何親忙農事,弋乃是從陛下之言,陛下曾有言,上者不勞,督下者為之,下者雖動,但心有不忿;若上者勞,又督下者為之,下者即動,心又悅之。”
諸葛亮微微點頭,讚許說道:“陛下之言,正中人心之思也,可為良言。”
在旁的潘浚撫須微思,又不禁想起自己‘送行’劉琰那件事,瞬間有些不寒而慄,當今陛下對人心把握之深,或許就前漢文帝可比之。
諸葛亮拍了拍霍弋肩膀上的草茬,滿臉欣慰之色。
少年時,霍弋隨劉禪一同長大,也隨劉禪一起向諸葛亮學經讀文。劉禪登基之後,霍弋為記室,為諸葛亮、劉禪二人傳達政務、軍事,諸葛亮常有耳提面命霍弋。是故諸葛亮對霍弋也是厚愛有佳,期望甚大。
“上丞相,涼州戰事來報!”關興驅步上前,低語稟告道。
“恩!回營再說。”諸葛亮微微頷首,看向霍弋問道:“紹先勞作多時,可要隨我等回營休息?”
霍弋搖了搖頭,笑道:“我部農事尚未完成,待完成後,弋再帶他們回營休整。”
諸葛亮滿意地多看了幾眼,說道:“善,紹先辛苦!”
……
漢軍營地,中軍營帳,帳內陰涼,涼風習習,薰香嫋嫋。
諸葛亮正襟危坐,居於案後,問道:“安國,來稟可是子均戰報?”
關興跪坐案側,案上放著戰報,拱手說道:“啟稟上丞相,不僅是王鎮北戰報,還有左將軍戰報。”
關興看著戰報,簡要說道:“王鎮北言,姑臧城中約有魏軍千人,但城內人心思動,豪強皆紛紛出城獻書,想必不過數日姑臧可下,同時姑臧城北的宣威縣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