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五章 警戒,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策。”
聞言,劉禪不由詫異地問道:“哦!公淵何出此言?”
在場眾人都有好奇的眼光看向廖立,唯有馬忠低頭沉思,好似遺漏些許事件。
廖立沉吟少許,整理思緒,說道:“五月時,天降大雨,大河水漲,關中百姓受災。而曹真大軍兵糧又是關中供給,上丞相軍糧都供給困難,更勿言曹真大軍了。”
“屆時漢、魏軍糧皆是不足,逆魏國中必思退敵之策,應有人獻策,斷我軍糧道,以逼上丞相撤軍;或行圍魏救趙之策,讓上丞相回軍救援。”
劉禪微微點頭,大漢軍隊的主力在諸葛亮手上,行圍魏救趙之策,讓其回師救援,有非常大的機率。
“至於逆魏為何必然南下,走秦嶺諸道,而攻漢中,乃是因為北上、西進皆不可能。”
廖立講至興奮之初,不由起身,指點說道。
“五月大雨,若北上支援曹真,則糧草難以轉運,不可為也;至於西入攻隴右,車騎固守隴右多時,隴山營壘多有修繕,況且其手上還有數千將士可隨時支援隴山隘口,想行聲東擊西之策,則是困難重重!”
“而攻漢中則是不同,秦嶺諸道於關中之南,近在咫尺,關中軍糧可輕鬆運達,而且秦嶺道路繁多,行走其中不易被發現,進退有度,加之趙老將軍病逝,雖有關中都督暫督之,尚有不足之處。”
廖立斬釘截鐵地說道:“因此逆魏此軍南下攻漢中,最有可能。”
聞言,董允不由撫掌稱讚,說道:“公淵大才,允深以為然!”
馬忠也不得不佩服,為廖立撫掌,連聲說道:“彩!彩!彩!”
劉禪對此十分淡然,緩緩問道:“公淵可知逆魏此軍走何通道而攻漢中?”
笑容滿面的廖立,瞬間凝固下來,沉吟許久,說道:“秦嶺道路繁多,立實屬猜測不出。”
劉禪見廖立收斂起鋒芒,則是露出一絲笑意,說道:“既然如此,德信多有勞累,會見關中都督,讓其監督諸道,防止魏軍偷渡。”
“諾!”馬忠應道。
劉禪笑了笑,說道:“公淵推演有功,一併計為軍功,戰後封賞。”
“謝陛下!”廖立弓腰答道。
頓了頓,劉禪想起一事,說道:“不必如此,賞罰分明而已。不知近日東吳可有寫信往來,言吳主何時出擊北伐合肥?”
廖立嘴角泛起一絲苦笑,說道:“東吳欲七月伐魏,舉兵攻合肥。”
劉禪冷笑一聲,孫權真不愧是孫權,讓其呼應一起舉事,卻推三阻四,行黃雀捕蟬之勢。
擺了擺手,劉禪說道:“不用指望孫吳了,讓其隨意,伐涼還要我大漢軍隊自己來。”
《漢紀·蔣費董廖呂傳》:建興八年,上丞相舉大軍伐涼,曹叡遣衛臻入關中,中祖駐於漢中,兵少,不知臻兵何出,問於立,立曰:“關中大飢,糧草不及,唯有南下,可巡查諸道,已備敵寇。”後果如立所言。
初,立自謂才名宜為諸葛亮之貳,性傲於人,唯中祖能忍,立自感肺腑,隨中祖左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