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七章 刺史馬良,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甫規、張奐、段熲在羌亂後,調至關東,但有何用?手下將校,皆是涼人,尾大不掉,根本無濟於事。天水閻忠鼓動皇甫嵩造反,酒泉太守黃衍試圖說服重臣傅燮反叛。”篳趣閣

“其中董卓更加勢大,經歷羌亂、黃巾之亂,內有涼兵,外有羌胡兵相助。後漢朝野早已知曉,只是無可奈何,先是命董卓為少府,讓其交出兵權,董卓以手下羌胡兵作亂,拒交兵權;後又命董卓為州牧,手下士卒交予皇甫嵩,董卓依然拒交兵權。”

諸葛亮補充說道:“不過陛下勿憂,曹操已經掃除此惡,殘部餘孽在我大漢手中,已故斄鄉侯(馬超)、馬伯瞻(馬岱)手下部曲便是此惡餘孽。”

劉禪緩緩點頭,終於梳理明白,隴右、東漢、羌人之間的愛恨情仇。只是相父為何說及餘孽在大漢手中,莫非?

劉禪錯愕地望著諸葛亮。

諸葛亮似乎感受劉禪的想法,但毫不在意,端起清茶,輕抿幾口。

諸葛亮放下茶盞,緩緩說道:“期間之事,多是斄鄉侯告知。如今前漢、後漢關於隴右得失,不知陛下有所得否?”

劉禪沉吟片刻,說道:“前漢隗囂利用羌人,割據隴右,對抗光武;其間經歷上百年羌亂,涼隴大姓與羌人融為一體,共抗後漢;董卓驅使湟中義從、羌胡兵禍亂朝綱;斄鄉侯,甚得羌胡心,對抗曹操。後漢之過也!”

諸葛亮欣慰地點點頭,沉聲說道:“正是如此,羌亂原因在於後漢之上,其政策有失偏頗,我大漢因以此為戒。上百年間,隴地大姓如被遺棄之人,惶恐不安,我大漢今入隴右,因當納之為用。”

劉禪略作沉思,緩緩說道:“相父之意,朕知也!我大漢納隴西大姓從軍為官,安撫羌人為我大漢驅使,但需將其分離,防止勾結繼續作虐。”

諸葛亮抬眼看了看劉禪,笑道:“聽陛下所言,應當知曉臣心中秦州刺史人選。”

“侍中馬季常,可擔此任!”劉禪正色說道。

“不錯,季常出身荊州,心懷漢室,秦州為北疆之重,可以託付;秦州民生凋敝,季常擅長處理政務,可發揮其能;秦州大姓、羌部眾多、情況錯綜複雜,季常此人長袖善舞,此前出使東吳,安撫武溪蠻出兵作戰,可見其能。”

諸葛亮直腰,手持羽扇,輕點虛空,鄭重說道。

---------------

大家應該明白隴右、東漢、羌人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了吧!

今天公司有事,暫時2更,抱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