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四章 楊戲治武都,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禪扶起楊戲,安撫說道:“朕沒提前通知卿行程,卿因忙於公事未能迎接,也屬正常。卿未在郡治,不知前往何處考察?”

楊戲見劉禪並未怪罪,眉頭舒張,說道:“臣前往仇池山會見白馬羌首領。”

聞白馬羌三字,劉禪微微皺眉,白馬羌在西晉滅亡之後,在武都、陰平二郡建立仇池國、陰平國等四國,在大國之間,左右逢源,存活三百多年。

楊戲繼續說道:“白馬羌乃是武都郡目前最大一支羌人,若能安撫白馬羌則武都安也。”

劉禪負手在後,望著雜草叢生的田野,問道:“結果如何?”

“不辱使命,羌民與漢人河水不犯井水,若羌人犯法,臣先通報各部首領,再按漢律裁量。”楊戲沉聲答道。

劉禪嘴角上揚,說道:“朕還擔心卿持法過嚴,導致氐人不服。但今聽卿所言,朕心安也!”

劉禪手指前方,看著一整片荒廢的農田,頓感心疼,問道:“文然,你至武都郡一月有餘,也深知武都郡,地廣人稀,民生凋敝,政務廢弛,百姓無所依。不知卿日後如何治理武都郡?”

楊戲凝了凝眉,望著荒廢的農田,清聲答道:“臣思慮許久,有四策以為可以治理武都。”

“其一,武都郡先前位於漢魏交戰之地,曹賊遷民至關中,部分百姓逃至深山。如今武都安定,可勸其下山,分發農田,免於賦稅,鼓勵百姓多生子嗣。”

“其二,救濟弱小羌、氐部落,讓其入郡耕種,編戶齊民,鼓勵耕種;教化羌、氐人,歸化附民”。

“其三,隴南諸郡,除西縣生產井鹽外,諸縣並不產鹽,羌、氐部族多為鹽而煩惱。是故臣欲效仿前太守虞升卿,疏浚青泥河水道,可讓益州運鹽至武都,以換牛羊,換取糧食,滋補府庫。”

“其四,武都處於陳倉道之上,曹魏屯兵陳倉會威脅河池縣,是故臣欲燒燬阻塞陳倉道,以保護郡內百姓安定。武都又位於隴右與益州商道必經之地,可從事貿易,富裕武都。”

劉禪連連點頭,笑吟吟地說道:“朕今日甚是喜悅,不是因為你不辭辛苦親自見朕,而是喜悅你不負重任,短短月餘之內,因地制宜,便得治郡措施。”

頓了頓,劉禪拍著楊戲的肩膀,感慨說道:“虞升卿(虞詡字),可為後漢名臣,僅三年間武都戶籍從萬戶漲至四萬戶,可為治國之才。”

“今時不同往日,朕不望卿三年漲戶四倍,但亦望卿可大治武都郡。魏有杜畿治河東,朕望以後有人稱‘漢有楊戲治武都’。”

“戲必定不負陛下之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