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九章 調兵遣將,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稍後最近地圖發外面評論區的北伐裡面)
諸葛亮扶袖落座,撫須沉思,破敵良策。
馬良上前彎腰撿跌落的筆架,並將筆架擺回原處,隨後撤步拱手,說道:“枹罕唐泛起兵叛亂,隴西郡西部戰局糜爛,想必即使遊楚有心協助張合,恐怕也是困難。”
“雖然張合兵抵關川河,收攏隴北未定諸縣士卒,企圖扭轉隴右戰局,但對我大漢而言,若能擊潰張合,則能畢其功於一役,徹底結束隴右戰事,奪取六郡之地。”馬良清亮的聲音,在眾人耳畔迴盪。
諸葛亮聽聞後,略作沉思,點頭贊同,不由抬起頭望向馬良,感嘆道:“季常(馬良字)言之有理!若我大漢能擊潰張合,隴右未歸附諸縣,則聞聲投降。先前隴右諸縣未徹底歸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曹真統率大軍在清水縣與我軍對峙。”
“是故此戰,只可勝,不能敗!”
頓了頓,諸葛亮環視兩列文武,沉聲問道:“不知諸位以為此戰如何應敵?”
楊儀心有他念,上前諫言說道:“儀以為上丞相言之有理,是故大戰之前,首要應擇選良將率軍出征。”
馬良微微皺眉,雖然魏延先前兵敗張合,但是按照目前局勢,軍略能超魏延者少也。楊儀先與魏延在荊州之時,便有不和,楊儀此言,莫非趁機公報私仇!
馬良心念於此,向楊儀拱手問道:“不知公威為何想要調換文長,可有適合人選?”
楊儀對馬良十分恭敬,行禮答道:“魏文長雖驍勇善戰,但其御下不嚴,不查敵軍,方導致兵敗。如今再戰,若要重振軍心,則必要賞罰分明,不可偏私。況且孫子亦曾言為將者應具‘智、信、仁、勇、嚴’此五者,魏文長無智無嚴,安能勝任乎?”
遲疑半晌,楊儀繼續說道:“至於人選,在下因為關中都督吳子遠,右將軍吳元雄,討寇將軍王子均等皆可勝任。臣雖與鎮北將軍魏文長有隙,但大戰在即,儀不敢因私廢公!”
馬良被楊儀一番義正言辭之語說服,拱手示意,退回原位。
諸葛亮左右思索後,終於不禁感嘆道:“昔日翼德已逝,要不然破張合者,非翼德莫屬!”
沉默許久的潘浚,拱手說道:“浚以為討寇將軍王子均可擔此重任。”
諸葛亮偏頭看向正襟危坐的王平,抿起嘴唇,低聲嘟囔道:“子均、子均……”
諸葛亮一時難以抉擇,不由想起,若是先帝劉備會如何抉擇。吳懿為人性情剛直,易怒少謀;吳班豪俠氣息甚重,不善軍略。此二人雖官職合適,但只可為將不可為帥。
至於子均為人沉穩,熟知兵法,用兵也頗具名將風采,若是普通魏軍,無需擔憂,但此敵可是當世名將張合啊!
若是黃公衡在此,則無需煩惱,可惜!可惜!
諸葛亮定下決心,目光落到王平身上,沉聲問道:“子均若遣你北上,你如何破敵?”
正襟危坐,從不主動發言的王平,沉吟半晌後,答道:“隴北地勢崎嶇難行,唯有車道嶺道方便行進,是故張合與魏將軍在關川河深溝相對。正如馬服君閼與之戰前所言:‘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鬥於穴中,將勇者勝。’”篳趣閣
“平資質性資樸魯,是故平認為此戰唯有血戰、死戰,方可退敵。狹路相逢勇者勝!”王平出列跪地,正色說道。
諸葛亮聽聞後,笑逐顏開,對於王平言語十分認可。魏軍名將搭配精銳,更有虎豹騎輔助。若是想要奇謀擊潰,諸葛亮反而擔心其言辭昭昭,紙上談兵。
諸葛亮面露笑意,撫須問道:“子均需何部士卒相助,可說之。”
王平面容堅毅,望著諸葛亮,拱手答道:“武衛營乃是天下雄兵,其中虎豹騎更是傲視天下。平曾聞虎豹騎缺者,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