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八章 騎虎難下,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臨邛縣,秦國置,秦遣張若時修建,因此地為邛民聚居地,故取名臨邛。此地以產鹽、鐵著名。秦時卓氏、程鄭被遷至此,以鐵冶致富。故漢代置鹽、鐵官。
傳至武帝時,臨邛卓王孫,不僅擁有鹽廠、鐵廠,而且還組建了通商馬隊,西達康藏,南下滇緬。才女卓文君便是全國富豪卓王孫之女,並與司馬相如演繹了浪漫愛情故事。
不過這些輝煌的過往都在時間長河裡隨之消逝,臨邛縣的寧靜被不速之客打擾。
黃元領四千叛軍逼近臨邛,在城中百姓惶恐不已之時,高舉“王”牙旗的漢軍也同時出行在臨邛附近。
兩軍對壘,黃元軍中缺糧,心中急躁不安,黃元多次挑釁漢軍,鄭綽得到王平指令堅守不出。
黃元又試圖進攻臨邛縣,臨邛縣雖然主體為木結構,但其周圍六里,高五丈,造作下倉,上皆有屋,觀樓射欄於上,怎麼可能被輕易被攻下。
黃元心中發狠,命侍從前去喊話,威脅臨邛縣要其投降。
很快,十幾個嗓門大的叛軍士卒上去,扯開嗓子喊道:“我家將軍欲行仁義,不辱婦女,不殺無辜,不掠奪資財,所過之處秋毫無犯。如今兵臨城下,不許違抗,限你等快速歸降,若緊閉城門,死守不降,我軍便火攻臨邛,大火之下,官吏、百姓盡焚。休怪我等無情。”
城頭是的人聽了面面相覷,面露憂色,臨邛從興建當時便以木結構為主,如果黃元真想火攻,臨邛必破。
“鄭縣長……”軍士們都把目光投向了守城的縣長鄭璞。
“敢言降者,立斬!射府君待我有知遇之恩,今日便是報恩之時。”鄭璞帶著親兵,面露狠色,周圍士卒被威嚴所攝,皆不敢出言反駁。
“況且城外還有王將軍呼應,叛軍不過嘴上放狠嚇唬人罷了,敵軍必然不敢大肆點火。若大舉點火,王將軍從後夾擊,我等前攻,叛軍必敗。”鄭璞又將黃元虛張聲勢情況點出,眾人穩住心思。
鄭璞見城外叛軍士卒還在喊話,命城上弓箭手放箭。
“嗖!”破空聲大響,數十枝箭從城樓射出。
喊話士卒嚇得連滾帶爬返回軍陣。
“如此鼠輩,有什麼可以畏懼,稍後必有援兵而至,諸位勿憂。”鄭璞繼續鼓舞士氣,道:“若半旬不來,諸位儘可取在下人頭。”
臨邛縣城門禁閉,城頭人來人往,又射箭驅趕喊話士卒,這是鐵了心不投降。
黃元臉色鐵青,如今騎虎難下,臨邛縣城堅守不出,援軍在固守營寨,堅決不出戰,咋樣挑釁就是不出寨。
“放火燒城!”黃元下令。
“報將軍,漢軍援軍向臨邛縣城移動,已在臨邛縣城外7裡處。”斥候稟報。
黃元臉色陰晴不定,緩緩說道:“取消火攻,轉向漢軍援軍。待破漢軍援軍後燒城。”
黃元指揮軍隊向鄭綽進軍,才剛剛轉向出發不到半里,又聞斥候稟告“報將軍,漢軍援軍已在臨邛縣城外六里處停下,似乎準備紮營。”
黃元聽聞眼皮直跳,這玩老子呢,若不是這些烏合之眾是自己剛剛拉扯起來,自己早就直接分兵拒敵,臨邛守將怎麼敢如此囂張。
黃元血氣上湧,挑選三百餘人,試圖火燒臨邛。待挑選完,黃元腦袋瞬間冷靜下來,但見眾人又望著自己,黃元只能硬撐著,命三百人火燒臨邛。
三百人在盾車的掩護下,高舉盾牌快速向臨邛城下移動,黃元有些為自己的抉擇後悔,他如何不知這些人下場,但又有些許期待。
結局是殘酷的,鄭璞見這三百人上前,嗤笑道:“這黃元怎麼如此智短。”命守城士卒直接巨石伺候,再輔以射箭,若是靠近城下放火直接潑下金汁。
三百士卒還未到城下,直接被箭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