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二章 南中之始,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明帝時期,永昌郡,戶六萬餘,口四十餘萬人。”
“南中五郡按昔日設定之初所算人口,戶籍近三十四萬戶,口近一百六十八萬眾。歷經蜀百年,南中人口豈無增長。”
劉禪正色道:“父皇,南中何為無人乎,調集蜀漢(蜀漢這裡指蜀中漢中)、荊州士人於南中治理,先大治南中,後取其金、銀、丹、漆,耕牛、戰馬給軍國之用。此乃寶山,我等宜需苦心多年、遣吏深耕治理方可。”
劉備撫須聽言感嘆道:“南中雖有百萬之眾,但治理難也,成都去南中道路難行,南中多蠻夷,我曾聽聞南中耕種還用刀耕火種,沒有耕犁。”
劉禪勸諫道:“秦惠文王時,眾人爭議是伐韓還是南下取巴蜀,儀子(張儀)曰:‘爭名者於朝,爭利者於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爭焉,顧爭於戎狄,去王業遠矣。’”
“儀子此言欲挾天子令諸侯,秦若按儀子之策,秦只能王天下,而不能一統天下,因秦入中原必與列國紛爭不斷,今荊州就是如此,三國勢力犬牙交錯,紛爭不斷。”
“但將軍司馬錯曰:‘欲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強兵者,務富其民;欲王者,務博其德。三資者備,而王隨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貧,故臣願從事於易。夫蜀,西闢之國也,而戎狄之長,而有桀、紂之亂。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
“遂秦惠文王納司馬錯之言,司馬錯滅蜀,後秦遣李冰治之,蜀中方為天府之國,後秦才無後顧之憂,東出滅天下。今巴蜀之於大秦,如同南中之於我大漢,取其地,足以廣國也;得其財,足以富民繕兵。不傷眾而彼以服矣。故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為暴;利盡西海,諸侯不以為貪。”
劉備聽言撫須思索,劉禪攙扶劉備前行也不再言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