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章 進入上邽,三國:漢中祖,周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邽乃是秦漢時期,關中與隴右地區交通中心和軍事重鎮。隴右諸郡之中,以天水郡產糧最多;而天水郡之中,則以上邽縣渭水流域一帶產糧最多(注1)。
諸葛亮同意鄧艾襲取上邽城,其中一原因便是若能夠奪下上邽,則可以將城中軍糧能夠提供北伐大軍,以作攻略隴右之用,則可以減少對後方軍糧的需求。
經過五個小時的艱難行軍,鄧艾等人終於在凌晨四點左右,抵達了上邽城下。
但這時候,突然又出現了意外。
上邽在渭水之南,其城池邊上池塘中,恰好有一大群鴨鵝。近三千人的行進,必然會驚動鴨鵝,而鴨鵝吵鬧時,勢必驚動城上的守軍。
而此時領頭的宿嘏則是完全呆滯住了,眾人艱苦行軍,翻越高山,飲冰臥雪,人銜枚,馬摘鈴,克服重重困難,終於抵達上邽,如今卻要被一群鴨鵝毀掉大事。篳趣閣
宿嘏欲哭無淚,滿臉崩潰,驚動鴨鵝,不說自己能否活著回去,就算回去,自己英明也是盡毀。
一時間,整個佇列停下,大家看著不遠處的上邽,不知道如何是好!
身在人堆中,整理佇列的鄧艾見隊伍停下,不知何故,準備上前詢問宿嘏。
宿嘏見鄧艾到來,摘下絨帽,迎著雪花,哭喪著臉對鄧艾說道:“將軍,前方有鴨鵝,若我等經過會將其驚擾,其鳴叫聲會驚醒敵軍。我等該如何是好?”
鄧艾聽聞,拍著宿嘏肩膀,笑道:“立刻進軍,讓士卒驅趕鴨鵝,令其大叫,若不能大叫,則軍法處置。”
宿嘏已經完全不能夠理解鄧艾的想法,震驚地看向他,並懷疑鄧艾腦子是不是被凍壞了。
宿嘏吞嚥口水,遲疑半晌後,問道:“將軍不怕鴨鵝驚吵敵軍?”
鄧艾哈哈大笑,揚手說道:“不怕,快點前去。”
宿嘏已經絕望了,念及鄧艾有為自己做媒的大恩,心中一嘆,算了,就當用命報答他,可惜未見到家中還沒出世的孩兒。
宿嘏心一橫,自己領著數人進入池塘中。
宿嘏寬大的軍靴踏入泥塘,彎腰著腰,雙手揮動,驅趕鴨鵝。瞬間,池塘內外鴨鵝們撲騰著翅膀,四處亂竄,白羽橫飛。
“嘎嘎!”
“嘎嘎!”
原本寂靜的田野上,鴨鵝叫聲不絕於耳,聲音傳至城上。
城牆上原本呼呼大睡的年少的守軍被驚動,用手輕拍中年的魏軍,低聲問道:“二叔,咋回事?外面怎麼有鴨的叫聲。”
其二叔微眯雙眼,翻身繼續閉上眼,嘟囔道:“有什麼奇怪,你第一次替你爹守夜,不知道這鴨每晚都叫,不叫才奇怪,不用管繼續睡。”
侄子放下心閉上眼,不一會,呼嚕作響,鼾聲大睡。
城外的鄧艾,見鴨鵝聲大響,立即下令敲起軍號,鴨鵝聲摻雜著軍號混著,令遠處城牆上的魏軍根本分辨不出。
而近處的漢軍士卒,卻是聞聲而動,身披白棉袍,內著甲冑,向城牆奔去。
近三千人踩在雪地上,咔咔作響聲,也完全被遮掩。
驅趕鴨鵝的宿嘏,聽著混雜的聲音,突然敬佩地望向鄧艾。
他已經明白,這些鴨鵝,被養在城下這麼久,守城士卒肯定習慣鴨叫。
所以,鴨鵝的叫聲,不但不會暴露自己,還能掩蓋漢軍行軍的發出的聲響。
宿嘏見鄧艾招手示意自己過去,則令手下繼續驅趕鴨鵝,自己上前答話。
鄧艾精神抖擻地看向宿嘏,神情嚴肅,手指上邽城牆,低聲對他吩咐道:“你立即帶赤甲衛,翻越城牆,為大軍開啟城牆,切記不可驚動城中之人。”
宿嘏彎腰,低頭側耳以聽,連連點頭,最後甕聲答道:“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