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醒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7章 戛納前的準備工作,華娛另類導演,醒醒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很多細節上的差別都要另作準備。
首先,截止到每年三月份之前,參獎作品分長、短片,都要在這個時間段之前發給主辦方。
這點首先在時間上,就和奧斯卡的每年底有很大的差別。
而且戛納電影節在得獎方面,還有特殊的要求。
首先,戛納電影節的電影獎項,大大小小的分好幾個種類,總體獎項非常多!
頗有一種排排坐、分果果的感覺。
說句囂張點的話,以鄭旭現在的實力,他就算隨便拍一部片子,只要在水準之上,拿過去參獎,就不會走空!
但...
這個只是單純的說獎項不會走空,垃圾小獎也是獎啊。
人家主辦方為了防止各大名導欺負新人,在每部影片的參獎上,做出了很苛刻的限制和細分。
比如說,戛納電影節的獎項,總體分為三個大類,也就是很多媒體喜歡翻譯成的競賽單元。
這三個單元分別是:
官方競賽單元:這是對廣泛的觀眾具有吸引力的影片。
非競賽單元:對電影行業有重大影響的影片。
一種注目單元:是具有小眾風格和獨特審美。
最後這個單元就是留給純意識流導演的影片。
也就是所謂的,即使所有觀眾都看不懂,連導演可能都看不懂的影片,這就算是小眾了!
而且很操蛋的是,一部影片具體會被分類為那個競賽單元,不是由申請方決定的,而是由評委團決定的!
這一步,就是所謂的公關起點了。
從這一步開始,參獎方就要開始發力公關了。
碰上敵對的,人家塞點錢,找點關係,給你的電影丟到一種注目單元,就歇菜了。
這是從源頭就斷絕了獲獎的希望。
當然這個環節的公關也是最容易的,算是主辦方的開胃菜,稍微公關一下就能過。
大家都要賺錢嘛,這種看似公平,大家都能提高得獎率的流程安排,也是主辦方費勁心思才想出來的撈油水環節。
一遍一遍的撈油水,中間穿插了好幾個環節,等主辦方撈夠了,留到最後的,就是既有作品深度,又有“實力”的電影了!這些環節,為了防止有些特別有實力,特別有手段的製片方一家獨大,影響主辦方的“收入”。
比如一閃一閃傳媒這些名聲在外的影視製作公司。
主辦方就推出了其他的限制,比如說,戛納電影節的最終大獎-------金棕櫚。
這個獎,理論上來說,哪部影片都能得,只要評審團喜歡就行。
但主辦方為此加上了一個特別的限制,哪部影片只要報名參與了金棕櫚獎項的角逐,其他獎項就都和你無緣了。
也就是說,想得金棕櫚獎,製片方就要放棄其他所有獎項的角逐,相當於梭哈。
這點就非常操蛋,不如奧斯卡的贏家通吃。
但這樣一來,也能更好的保證各參獎影片的得獎率和主辦方的“收入”。
...
現在都快三月份了,沒有哪個任性的製片方會卡著時間才給主辦方發影片的。
早在這個月月初,所有參獎影片都已經被評審團過了一邊了。
“導兒...這是雷諾那邊發來的資料,目前圈定了三十部作品,你看看。”
鄭旭接過老秦遞來的影片單,最上面的第一部影片-----《i, daniel ke》(我是布來克),導演: ken loach(肯·洛奇)。
能被排在第一位,雷諾那邊的內應,肯定是打聽到什麼訊息了。
鄭旭沒管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什麼,單單這個導演的名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