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番外1聞西洲
兩邊之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9章 番外1聞西洲,穿成外室後我不想奮鬥了,兩邊之和,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大慶朝文臣和武將涇渭分明,文臣家的子弟想要棄筆從戎,並不容易;而武將家的子弟想要讀書走科舉的路子,更難。
多少年來也就出了一個小聞閣老。
小聞閣老姓聞名九霄,他出身武將之家武安侯府,卻以科舉出仕。十五歲便以狀元之身入翰林院,後進大理寺,一路扶搖直上成為大慶朝最年輕的內閣大臣。
在此期間,他所在的武安侯府並沒有給他什麼助力,一切全靠他自身的努力。
人們感嘆這樣精彩絕豔的人物也就只此一個,然而,其子聞西洲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文臣和武將之間來回橫跳。
京城第一次記住聞西洲這個名字是縣試放榜之後,他考了個縣案首,看榜的人卻無比茫然,聞西洲是誰?哪個書院的?哪家的子弟?國子監好像沒這個人,學問這麼好怎麼從沒聽說過這個人?
姓聞?京裡倒是有這麼一家姓聞的,靠,不會真是他家的吧?那一家雖然是武將,但武安侯的嫡次子小聞大人卻是走了科舉出仕的路子,難道……
眾人這一扒拉,還真把聞西洲的身世給扒拉出來了。
原來這個聞西洲還真是小聞大人的兒子,提起小聞大人在京裡那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怎麼其子卻寂寂無名呢?這麼好的學問不應該呀!
後來人們才知聞西洲不是在京里長大的,而是跟著其父在任上長大的,直到該科考了才回京。
聞西洲出身不錯,有個能幹的爹,自身也優秀,不過一個縣案首還不足以打動那些簪纓世家,他們在觀望著。
若此子之後泯然於眾,那便罷了。若此子不說如其父一般驚才絕豔了,能一路走到會試殿試,也值得他們費心思招攬或拉攏了,最好的方式便是聯姻。
現在嘛,還早!
畢竟年輕人嘛,跳脫,不定性得很呢。
很快在鄉試上聞西洲又大放異彩,奪得了頭名案首。就在眾人感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猜測老聞家八成又要出一個狀元了,父子雙狀元,這是祖墳上冒青煙了吧!
不,這是祖墳上著火了。
誰能想到在科舉上已經走出一條路的聞西洲居然棄筆從戎了,他跟著其祖父進了羽林衛大營,當了一名小小的親兵。
眾人都傻眼了,不是,你一文弱書生跑去軍營,怎麼想的?腦子有坑了吧?這不是拿自己的前程開玩笑嗎?
此子太過任性,太想當然了,家中的長輩也糊塗啊!
就在眾人為聞西洲惋惜的時候,卻驚訝地發現此子不僅文采斐然,弓馬騎射也是一流。軍中大比,在皇家校場上他勇冠全場拔得頭籌,連太子殿下都擊節叫好,連呼,“小聞大人養得好兒子!”
就在大家以為他要繼承祖父衣缽,接掌軍中人脈的時候,他卻悄悄跑去參加了會試、殿試,不聲不響中了狀元,進了翰林院。每天勤勤勉勉去翰林院修書,謙虛向同僚和前輩請教,低調地就好像在皇家校場大展神威的人不是他一樣。
聞西洲在翰林院一呆就是三年,期間,其父小聞大人已經官至一品,進了內閣。有這樣的靠山鋪路,聞西洲不僅能留在京裡,六部呀,哪個地方他不能進?
許多人猜測他是去吏部,還是其父的地盤戶部,他偏不走尋常路,自請帶兵剿匪去了。
這下眾人都為他捏一把汗,要知道,自身武藝高強弓馬嫻熟,不等於會領兵打仗,兵法背得再熟,紙上談兵有什麼用?
此子這是被人捧得有些飄飄然了……
不少人搖頭嘆息,嘴上雖不說,心裡卻不看好聞西洲此番行為。
三個月後,聞西洲不僅沒有折戟沉沙,反而大獲全勝回朝。那一天,銀袍小將端坐馬上,陽光照在鎧甲上,反射森森光芒,襯得小將如天神一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