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十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七章禮輕被拒(一),變臣,宇十六,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六月初八,天公做美。接連幾天的雨停了,天空露出豔豔的太陽。
輔興坊,劉公公府上,張燈結綵,鼓樂喧天,大門洞開,出來進去的人披紅掛綵,喜氣洋洋。
知味樓的壽席早兩天就開始了,府中的壽宴設在酉時,午時剛過,就陸續有賀客上門了。有不少沒有請柬的客人,撈不到座位,於是早早地來府上奔走幫忙,混個臉熟。
申時中,江安義來到輔興坊,見劉府門前的那條大街靠邊停放著裡許長的車轎,有專人在維持著秩序,所以並不推堵。劉府用大筐盛放著白麵饅頭,大盆的紅燒肉和喜 蛋放在旁邊管夠,那些轎伕車伕們聚在一起吃得滿嘴流油。
隨著人流來到劉府門前,江安義見府門外搭著個涼棚,棚內一排好幾張桌子,桌後有數人在收禮、記賬,後面站著喜氣洋洋的家丁,川流不息地搬運禮物入府。
離府門數丈遠,就聽到唱禮歡聲道:“南陽伯送徑珠一對,白璧兩雙,祝劉公公壽。”
人群立時被點燃,眾人伸長脖子看去,收禮人高高將禮物舉起展示。江安義瞥見裝在盒中的珠子露出上半部,大小有如鴨卵,估計這兩顆珠子的價格就不下於二千兩。
等了半柱香的功夫,輪到了江安義。江安義先將手中請柬遞上,然後把手中的字軸送上。有人登記:禮部員外郎江安義,壽詞一幅。
收禮的人接過字軸愣了,收了幾天的禮,還沒有見過僅送一幅字的。要是前人名作,也算珍貴,不過看這卷軸的樣子像是新做。收禮人怕是名家所書,展開了字軸。作為收禮人眼光要有,一看這字普普通通,頂多算得上俊逸,自己寫的也不比這差,再看落款,平山江安義,正是請柬上的禮部員外郎江安義的名字。
收禮人詫異地看向江安義,他也算見多識廣,還從未碰到過這樣的事情。按說以江安義這個年紀,多半是替家中長者來送禮赴宴的,如韋相之孫韋祐成。從六品的官員居然能得到劉公公的請柬,按說此人與劉公公的關係非同一般,但又怎麼會僅送一幅不值錢的字畫呢?
劉三仔春風滿面地走出大門,他剛剛將南陽伯送進院內,今天是大伯,喔,應該叫爹爹的壽辰,自己這個做兒子應該加倍勤快,討爹爹的歡心。人逢喜事精神爽,劉三仔覺得自己正在走好運,好事一件接著一件,樂得他晚上做夢都笑個不停,這一切都來源於自己的繼父。
家中貧窮,聽親爹講大伯十來歲就跟著人闖北關去了,一直沒有訊息,家裡人都只當他死了。沒想到十多年前大伯居然派人來找親人,家人才知道大伯進了宮,做了太監。太監不就是在宮中侍候皇上的嗎?為什麼府裡、縣裡的大官輪番來家裡探看,家中的草胚屋換成了青磚大院,很快有了田,有了牲口,有了僕人,家裡人估計大伯在宮中做了大官。
雖然認上了親,自己從未見過大伯。後來,大伯來信囑咐要讓娃上學,自己和根仔幾個都念過幾天私塾,自己還考過了縣學。二伯和親爹唸叨快到大伯五十歲壽辰了,家裡人準備了些特產進京來找大伯了,府裡的官員知道了,專門派了三輛大車護送自家人進京,還送了兩車滿滿的東西,自己才知道原本大伯是宮中的秉禮太監,是太監中的頭頭,皇上身邊的紅人。
永昌城真大,從城門到大伯的住處都走了近兩個時辰。住進大伯的院子,那陳設,那裝飾,哪是自家的大院所能比的。三月底到的京城,直到四月十三日自己才見到大伯,大伯與二伯、親爹長得很像,只是沒有鬍鬚,看上去比二伯、親爹還要年輕。
親人見面訴說別情,哭一陣笑一陣,自己這些晚輩向大伯磕頭拜見,不知怎的,自己看到大伯想起先生教過的“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很落了幾滴眼淚,投了大伯的緣法,大伯除了見面禮外還從腰上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