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十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九章入門三試,變臣,宇十六,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置可否,只是不時點頭,注意到江安義一言不發,摺扇一合,指向江安義道:“那書生,你怎麼看?”
見躲不過,江安義起身硬著頭皮道:“我不知道誰高誰低?”
一席話引得眾人鬨堂大笑,反倒蘇先生來了興趣,笑著鼓勵道:“不妨事,無所謂對錯,暢所欲言。”
要放在遭雷劈之前,江安義鐵定也以比干為高,千年來的教育就是文死諫,武死戰,這是為人臣的最高境界。可是自打有了妖魔附體,江安義時不時地溜號進去“偷竊”一番,不免捎帶了些離經叛道的東西,先是惶恐再是批判然後生惑,細思之下又覺得有些道理,想的多了,雜念自然多了。於是面對“三仁”,要他說出高低來,還真心不知道。
“此三人皆是夫子所言的仁人,其行為無高下之分”,江安義的話剛出口,立時一片反對聲。蘇先生見江安義還未說完,搖扇制止道:“別急,且聽他說完。”
“至於是逃、是狂、是死諫,行為雖不同但目的都一樣,皆是為國盡忠,故夫子說殷有三仁。如果強要分高下,則要根據最終的結果來決定。”此話一出,眾人皆寂,剛才眾人都是從這三個人的角度來看問題,沒想到江安義換了個角度,令人耳目一新。蘇先生也頓住輕搖的摺扇,目光迥迥,專注地看著江安義。
江安義輕咳一聲緩解了下緊張,接著道:“君可諫則諫,不可諫則去,留有用之身,或牧守一方或教育一地,比諫死求名強;若國家危難關頭,則雖死不避,為國盡忠;若太平安定之時,則退之江湖以待時機,為國為民多做些實事。故而比干之死雖稱壯烈,但要論高下並不見得就比微子、箕子高,夫子才會統說三仁而不分高下。”
這席話隱含著“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民貴君輕”是亞聖在戰國時期提出來的,當時被帝王們用來籠絡民心,當政權統一後,這種提法就與帝王之道相違逆,雖然有些君主仍會提起,但在實際的治國理念中,這思想漸成忌諱。
江安義初生牛犢不知輕重,冒然將想法拋了出來,在座的眾人都是飽讀詩書之人,自然明白這話其中的含義,一時間寂然。
蘇先生一搖摺扇,打破沉寂道:“好了,各位都談得很好,此次問詰就在此。時間還早,你們不妨四處逛逛,熟悉一下環境。記住,申時到大成門處集合,有人引你們入學安排住處,現在散了吧。”
江安義想著要到哪裡去,李世成滿臉笑容地走了過來,熱情地道:“江賢弟是第一次來書院吧,如果不嫌冒昧,愚兄帶你四處看看如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