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十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二章迷霧隱現,變臣,宇十六,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
見程希全面如死灰,程有貴低聲勸道:“少爺,天子雖然來旨斥責,但言辭之中不無維護之意。少爺不妨藉此認真讀書,他日讓天子刮目相看,重振家聲。”
“江安義,都是因為這個江安義。”程希全喃喃念道:“如果不是他,我怎麼會落得如此狼狽,又折面子又賠錢。有貴,你去把楊叔給我請來。”
再勸無益,程有貴嘆息一聲離去。片刻之後楊宇動來到,程希全低語數句,楊宇動轉身離開。
賑災的隊伍離開京城已有五天,隊伍分成兩路,一路前往姜、齊兩州,由工部侍郎柳軾帶隊,另一路前往更遠的幷州、青州,由秘書少監段次宗帶領。
還未進入幷州,沿途開始陸陸續續地出現難民,男人挑著擔,老人、女人和孩子跟著,蹣跚往東。一個個蓬頭垢面、衣衫檻褸、面容呆滯,神情中滿是絕望,道旁可以看到走不動的老人,坐在地上奄奄一息,時不時有悽惶的哭聲傳來,聞者心碎。
此情此景讓隊伍段次宗再也走不下去了,下令大隊停住,就地賑災。隊伍隨行帶著部分賑災的糧食和銀兩,由京中左威衛一千人馬護衛。
一名衣著較為體面的老者被領到段次宗面前,段次宗躬身行禮道:“老丈,高姓大名,你們是哪裡人,這是去往何處?”
衣著雖然髒亂,老者的神態安然,從容地還禮,嘆道:“大人是朝庭派來賑災的吧。來的有點晚啊。”
段次宗臉一紅,四州大雨從八月初三開始,朝庭接著奏報已是八月二十日,籌措糧草和銀兩花了近十天的時間,賑災的隊伍出發已是九月初三,行至此處已是九月初八了,難怪老者會怪責來的有點晚。
“老夫姓陳,乃幷州丘和縣人,曾做過幾年縣令,前些年辭官在家。潤水因大雨而暴漲,老夫所居的亞風村被決堤的洪水所淹,不得已和家人一起出門逃難。”老者眼中閃過痛楚。
段次宗道:“陳老丈,我等雖然來遲,但朝庭不是下令各地開倉先行賑濟災民嗎?為何要逃奔他鄉?”
“丘和縣是在開倉放糧,但受災之人太多,倉儲有限,縣令不得不算米下鍋。丘和縣與婁州相距不遠,婁州並未受災,因而我等想到婁州找條活路,待局勢穩定後返鄉。”
“朝庭賑災的十萬石糧食不是已經先行抵達了嗎?”段次宗追問道。
老者嘆道:“唉,老夫是聽說朝庭運糧賑災,但據老夫所知丘和縣中並沒有收到朝庭的糧食。”
段次宗腦袋“嗡”的一下,十萬石糧食和一百萬兩白銀從戶部調運而出,算算日期應該在八月底到達災區,為何至今未見?段次宗心如油烹,巴不得能飛到幷州向幷州太守呂良真問個究竟,只是自己不能輕離。
想了片刻,段次宗讓人把馬逢春叫來。馬逢春,司農寺丞,此次前往賑災的十人之一,為人處事謹慎小心,段次宗親選其回入賑災佇列。
“馬逢春,我留下五百人和四萬石糧食,你沿途收攏災民,告訴他們朝庭已經派出賑災使。你不妨就駐在丘和縣,收攏附近縣城的災民,搭建簡易住處,等侯我下一步命令。”
馬逢春領命。段次宗轉過臉對著陳老丈道:“陳老丈,你是丘和縣人,德高望重,大難當前,煩你與馬逢春合作,在難民中招些人手,幫著馬逢春維護秩序,發放食物,另外讓人宣傳宣傳,讓大夥趕緊回家,不要流落四方,朝庭會幫著你們重建家園。”
馬逢春和陳老丈留開,片刻之後,大道上歡聲四起,段次宗是災民得知訊息後歡呼,故土難離,既然有救,誰願意背景離鄉。
賑災的糧銀由左威衛押送,透過官道到達婁州,因大水堵路改由河運,沿西水河西上,計劃沿途發放物質,丘和縣就在旁邊,怎麼糧食仍未到位,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