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3節,大清宰相厚黑日常,時鏡,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平三番,滅鰲拜,親征噶爾丹……
功業甚偉。
“啪……”
撥算盤的手指忽然停下來,顧懷袖坐到了妝鏡前面,仔仔細細地看著自己,終於在鬢邊找到了第一根白髮。
她珍而重之地看著,撫摸著,便將頭埋進臂彎裡,這麼睡了一覺。
春日風光正旖旎,鳥兒啁啾,落英繽紛,人間盛世。
而她,不過在這盛世裡,尋求一隅的安穩。
外頭歌舞正盛,而趙鳳詔命數已盡。
一片的祥和之中,趙鳳詔已跪上斷頭臺,他父親趙申喬和兄弟趙熊詔都在,張廷玉也在。
手裡握著一份卷宗,像是當年那樣,張廷玉將卷宗輕輕放在了翹頭案上,微笑著看臉色慘白、神情恍惚的趙申喬:“噶禮下獄,趙鳳詔貪汙庫銀二十萬,萬歲爺親定為天下第一貪。趙大人,您這天下第一清官,該行刑了。”
趙申喬完全無法回憶起宴席之上的一幕,直到如今恍恍惚惚坐在了監斬官的位置上,他才明白過來。
兩眼充斥著血紅,趙申喬年紀已經大了,白髮人送黑髮人。
“何等惡毒之人,才會如此處心積慮地報復……”
張廷玉卻笑:“何等惡毒之人,會置我一無辜門生於死地?我張廷玉,為萬歲爺辦事,絕無半分挾私報復,更無半點私心。”
這話,與當年趙申喬對張廷玉所言,何其相似?
當年趙申喬說過的話,如今被張廷玉原話奉還!
戴名世何辜?
被牽連流徙的數百人何辜?
如今趙申喬來跟張廷玉說惡毒,說處心積慮,真是天大的笑話!
輕輕一拱手,張廷玉退到一旁:“時辰快到了,該您監斬了,趙大人莫要自毀前程,萬歲爺那兒還等著聽訊息呢。”
千叟宴上鬧出這麼大一件事,還截獲了胤礽噶禮等人密謀的信件,更有鉅貪趙鳳詔,群臣都來勸阻,叫康熙別在千叟宴見血,可康熙在氣頭上,人人都說今日見血不吉利,可偏偏有個方苞出來說:“皇上便是天,天之所向便是吉!”
此言一出,誰還敢反對?
天子一發話,今日竟見血光!
趙申喬顫抖著手,拔了籤,近乎哀嚎地扔了出去,看著劊子手斬了他兒子,整個人悲痛欲絕地撲倒在地。
張廷玉只將袖中一張從黃曆上撕下來的紙壓在了案頭。
三月十八,宜嫁娶動土開市,忌入殮行喪。
可不是好日子嗎?
他像是兩年前一樣揹著手,緩緩順著長安街,穿過熱鬧繁華的人群,眼見耳聞,一派盛世氣象。
戴名世被挫骨揚灰,如今英魂安在?
緩步路經昔日權傾朝野的明珠府邸,忽見門庭冷落鞍馬稀,便知六朝舊事隨流水。
古今王侯將相,歲月裡,不過黃土一抔。
身前事,身後名。
於死人又何知?
且拋那浮名似雲去,待我淺斟低唱,狂一回、真一回……
☆、第二三三章 困局
康熙於暢春園門前萬壽節作《千叟詩》,遂將此宴名之為“千叟宴”。
左都御史趙申喬的兒子趙鳳詔被斬於斷頭臺,這一日乃是吉日,不宜入殮收葬,屍首過了次日子時方敢動,殮入棺中。
次日早朝,趙申喬以教子無方、為父不察為名請辭,康熙不允,固請諸臣議事,張廷玉進言:“趙御史清廉為官,是為能臣幹吏,乃大清股肱,萬不可辭。”群臣附議,於是令趙申喬官居舊職。月餘後,廣東出饑饉之荒,康熙遂命趙申喬前往督辦賑濟平糶之事,七月授戶部漢尚書。
同年七月,張廷玉隨扈往木蘭圍場行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