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1節,大清宰相厚黑日常,時鏡,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淡到:“一路……當心……”

沈取沒回,退了出去。

張廷玉就這樣僵立在祠堂之中許久,他有些站不穩了,鬢髮霜白,已然開始日落西山。

抬手,沾著硃砂和墨跡的手指,輕輕將牒譜翻開。

他看見自己名字後面那一頁下頭,空著的一個名字,後面是張若靄,臉上一絲表情也做不出,只有滿滿的灰敗頹然。

如今已經分不清對錯。

沒了的,便永遠地沒了。

早在顧懷袖知道真相的那一刻,張廷玉便也知道了,這個兒子,是永遠回不來了。

所以他又何妨狠心絕情?

只是抬眼看著祖宗牌位,張廷玉有些恍惚,甚至有一種莫名的虛弱。

他手抖了一下,牒譜又被蓋上,他緩緩放下袍子,俯身跪下來,對著祖宗牌位磕了頭,便這樣跪著沒動了。

這一跪,便是一個日夜。

太陽落了,暮色斜了,夜也到了。

而過了這一日夜,張廷玉像是什麼也沒發生一樣,耽誤了一日的早朝,皇帝也沒怪罪。

因為這一次沒有遇到什麼阻力,又有李衛這邊調停,張廷玉主持,很快鹽幫內部很快就解決好,安插了一些人,同時江南也處決了一大批的官員,隆科多暫時被革職,次年給了個閒官,也是被這一件事給牽連的。

倒是張廷玉,很快開始在次年著手建立軍需處。

在雍正剛剛登基的時候,青海有戰事,當時有年羹堯,如今西北戰事將起,並不怎麼安寧,雍正也是勞心勞力,索性將當年張廷玉構想的軍需處擺弄出來,在前面建了個值班房,設定值班大臣,只處理當時的軍務,不能羈押。

而顧懷袖很清楚地知道,後來,這裡變成了軍機處。

雍正五年十一月廿八,張廷玉由文淵閣大學士晉為文華殿大學士。同年文華殿大學士蕭永藻、嵩祝,被以翰林院為首的清流彈劾,且經李衛查證,此二人與隆科多與俱曾與沈恙過從甚密,二人先後被革職查辦。隆科多亦事涉沈恙一案,被圈禁。

滿朝文武噤若寒蟬,再無人敢有駁斥皇帝者。

六年四月廿一,張廷玉由文華殿大學士晉保和殿大學士,位極人臣。

而在兩個月之後,被圈禁一年的隆科多,也離世而去。

昔年雍正手下的親信,一轉眼竟然全沒了。

顧懷袖想想,跟著四爺的人,真是少有好下場的。

這些人,都是四爺的橋,他走過去了,而他們已經沒用了,就這樣拆掉。

在顧懷袖的眼底,胤禛就是個計算得太清楚的人,什麼時候該除掉誰,什麼時候該除掉誰,一步步地算計,等這一枚棋子毫無用處了,便毫不猶豫地拋去。

他把天下江山當成沙盤,翻手覆手之間,風雲色變。

誰知道,張廷玉這樣的功臣,又能留到什麼時候呢?

他要的,一是有用,二是聽話。

若不能滿足這二者,至少要十分有用,讓胤禛完全無法拆去。

今年正逢著張廷玉加官進爵,可顧懷袖的壽宴,也不過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頓飯罷了,沈取從江南送來的禮物也到了,不過張廷玉沒看一眼,只有顧懷袖收到了屋裡放著。

他們之間從來不提沈取,可各自都知道對方做過什麼事情。

於他於她而言,都不過是理智罷了。

事到如今,顧懷袖不能責斥張廷玉一句,更覺得沒有必要。

對沈取而言,那才是最好的結局。

原本事情就是順著錯發展下來的,若是他們這時候再強行掰正,誰知是不是又是一場錯呢?

“川陝總督嶽鍾琪,浙江總督兼巡撫李衛、雲廣總督鄂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在虐文直播見義勇為

蟲爻雅君

非典型庶女

時鏡

末世女王成了丫鬟只想躺平

崔嵐岱

火石山劍俠傳

石榴的骨頭

重生之出人頭地

鬧鬧不愛鬧

空亡屋

西西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