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9節,大清宰相厚黑日常,時鏡,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著那船搖啊搖,過了幾日到江寧,便告別了廖逢源的大船,一路順著長江而上,從銅陵登岸,沿陸路往桐城而去。
桐城背靠三山,環有二水,乃是個風水不錯的地方。
顧懷袖早先來過這裡一次,想起來跟張廷玉有接觸也是這時候。
故地重遊,顧懷袖難免覺得有些唏噓。
短短一年時間,變化太大。
桐城地方不大,張廷玉跟顧懷袖回來的時候,還引起了一陣圍觀。
人人都道不知是哪裡來的大戶人家,有人跟著一看,馬車竟然進了桐城張家大宅,這才有人認出來,張家二公子帶著二少奶奶回桐城住了。
到底是並不是很繁華的地方,民風還淳樸,不管是心地善良,或者別有目的,竟然有不少街坊鄰居送一些當地的吃的過來。
顧懷袖還在張羅府裡的事情,張家大宅也不小,他們只住一個院,常年看在這裡的是鄭伯,也是桐城本地人,這會兒正領著顧懷袖四處看。
外面的婆子喜氣洋洋地端著一大堆東西來,“二少奶奶,這是街坊們送來的,都是不值錢的小東西,您吃個心意就成。”
盤子裡的都是一些家常糕點,各式江南小吃,看上去別有意趣。
顧懷袖叫人端下去放著,又吩咐了自己身邊的丫鬟,也將京城帶來的一些東西給送回去。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在這桐城還不知道要住多久呢。
顧懷袖穩打穩紮,慢慢來,總歸這日子要讓自己過得舒坦才好。
張廷玉站在庭前,看顧懷袖過來了,指著那一樹還在開花的點地梅道:“你該見過京城花廳那邊的一叢點地梅,便是從這裡移栽過去的。在那邊花期短,這兒竟然還開著。”
顧懷袖掐了一朵花在指間,輕嗅一下,卻道:“我不覺得二爺是個兒女情長的人,想必也不是思念京城的親人們,怕是這會兒在高興自己終於能出來透口氣兒了。”
聞言,張廷玉頓時開懷笑起來,他伸手拿過顧懷袖掐在手裡的一朵淺紫色點地梅,只輕輕一鬆手,任由其落地,一腳輕輕踩住,輕嘆道:“知我者,懷袖也。”
作者有話要說:2更,出去吃點東西,回來繼續碼字。
☆、第七十六章 厚黑論
張二公子回桐城的訊息,倒是一下在這小地方引起了轟動。
本來張英就是個名人,去年剛走,今年他次子又回來。
街坊鄰居們送了東西過去,回頭來,張二少奶奶還回贈了東西,一時之間誰不交口稱讚,說張家二少奶奶是個和善人?
都是吃人嘴短拿人的手短罷了。
好歹被他們一宣揚,顧懷袖的名聲出奇地好了起來。
顧懷袖自己倒是完全沒想到,張廷玉將書房收拾好,回來卻揶揄她:“真是費盡心機地經營自己的名聲,何不瀟灑當個惡婦,我張廷玉定然不休了愛妻。”
“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