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琉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節,帶著族人去求生,風雨琉璃,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子比咱們老家少多了。咱們那兒,一個鎮子有三個學堂,這裡才一個。識字的也少,上回我去北面那村子,那村長幫人寫信,有好些不認識的字居然還要問我。”
說這這話的老頭,隱隱的帶著幾分優越感,別看他們族小,也別看他們這世世代代的都是平頭百姓,可祖上也是出過讀書人的,那可是個秀才,所以啊,家裡還有那麼幾本書,族長這一支,代代都識字,這就是本事,就是學問,就是做族長沒人敢反對的底氣。
邱澄明一看老頭那神色,就知道他想啥,老實說這樣的傲嬌,看著挺樂呵,可深思下去,卻讓人覺得悲哀。一個族群五十幾人,姻親等等,全算上好幾百,識字的才多少?只怕還不到一成,這樣的比例,真的值得驕傲?
經濟環境決定教育的普及,這一點邱澄明從沒有像現在這樣深刻的感悟。這諾大的國家,這四萬萬的百姓,是歷經了怎麼樣的掙扎,怎麼樣的煎熬,才能最終破繭成蝶?從教育上其實已經能看出端倪。
“爹,要是三叔來了,咱們給他起道觀吧,在道觀邊上再蓋間大屋,讓三叔兼個蒙師,你看咋樣?”
不用什麼童生,也不用什麼秀才,道士這個職業,就已經奠定了一定的信任度,足可負擔起初等教育的重任,也是他們這個小小的村落最合適,也最可能請到的先生。
邱澄明覺得,若是真的能成,哪怕是多教匯出幾個孩子,二三十年後,在金字塔模式下發展出來的,或許就將是五六十個知識分子,等著到了解放,又該形成多少建設力量?雖說這樣的數字和整個國家,整個形勢來看,或許是滄海一粟,不值一提,可那也一樣承載了他對這個國家的熱情。
“你三叔人都沒來,你就已經安排這,安排那,也不怕把你三叔嚇跑了?再說了,你咋知道他來能待多久?”
事兒是好事兒,可老頭卻覺得自家兒子這想頭有點太想當然了,習慣性的又給了一棒子。讓邱澄明忍不住啞然失笑。
可不是,人家說不得有自己的事兒,不可能圍著你轉對吧,誰也不是宇宙中心。可除了這樣,邱澄明覺得他真想不到別的法子了,難不成又要自己兼?他的任務已經很多了好不?
“不試試怎麼知道不行?對了,這兩天我就把後面雜物房給收拾出來,起上炕,免得三叔來了沒地方住。”
沒有努力過怎麼知道不成?他真的想試試。
說起來如今這邱澄明家和剛開始的時候是大不一樣了,院子的牆雖說還是隻有一人高,可那原本斑駁的,好像隨時可能塌下一截的模樣卻不再存在,反而看著十分的堅固牢靠,院子大門邊上的廚房倒座,從原本小小的,低矮的一間,已經成了加長的一大間,就是隔出一半做個雜物房,也綽綽有餘。
正房三間雖說還是茅草頂子泥土牆,可那牆十分的厚實,屋頂也厚厚的十分保暖,屋子大小,用邱澄明的眼睛估量,比早先最起碼大了五分之一,堂屋兩邊的臥房,哪怕是隔成內外間也是可以的,這樣的寬敞,不說住幾個人了,就是內間當個私人庫房也沒問題啊。
還有後頭的後罩房,原本低矮的屋子如今幾乎和前頭的正房差不離的規模了,若不是這樣,那齊家祖孫兩個,也不至於只用一個屋子,就能安生的住下,實在是寬敞的很。也因為這樣,邱澄明才想到,將後罩房東面的那一間原本的雜物房給騰出來,因為那屋子做雜物房實在是浪費。
給自家幾十年沒見的親兄弟準備屋子,這事兒老頭起勁的很,邱澄明剛才開了頭,老頭自動就接了過去,忙乎的比邱澄明還起勁。不但是按照他說的起了火炕,還難得用了點族長的特權,盯著村中的木匠,趕緊的將屋子裡住人需要的傢俱也一併給打了出來,什麼炕櫃,什麼炕桌,連著五斗櫥,書案什麼的都給置辦了,看著比邱芳華這個閨女的屋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