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嘯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章 建制,過招,風嘯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蘇河先開口,定下這次會議的基調。

那就是先搭建出一個草臺班子,形成基本的制度,這個制度也是今後國家制度的雛形。

同時這次會議,也是給追隨他的人升官。

蘇河之所以召開這次會議,就是現有的制度明顯遇到問題。

那天蘇河與王仲策討論政策的得失。

他就讓一部分寶雞縣官員調任到漢中府任職。

準備逐漸完成官員異地任職,透過透過設定任期和調任,防止某些人徹底把控當地權力。

王仲策是漢中知府,他發現有些事需要他協調兩地。

他是漢中知府卻沒有權利管理。

他就建議蘇河完善統領府的制度。

蘇熊作戰回來,俘虜一些大明官軍。

他們之中傳言,陝西起義軍領袖王嘉胤已經稱王。

蘇熊得到這個訊息,認為他們的實力比王嘉胤強。

他勸進蘇河,讓蘇河也稱王,爭搶大義名分,不能矮其他起義軍一頭。

李鳳鳴等人看到蘇熊勸進,以為是蘇河的授意,他們也跟著勸進。

蘇河直接拒絕,提出他們根基不牢,暫時不能稱王。

等打下川渝地區,根基穩固之後,再議稱王之事。

蘇河沒有稱王,但已經在行使王侯的權力。

他也發現自己管理軍政,有些事卻搞得一團亂麻,確實要重新建立一套基本制度。

……

凌雲殿文武官員在討論著哪種制度。

主要是蘇河提出建議,其他人補充修改。

開始他們還很拘謹,有些放不開。

爭論一開始,為了搶奪自己部門的利益,都開始吵起來。

經過討論,總結明朝和前朝各種制度的優劣,確立統領府初步的制度。

統領府嚴格遵循軍政分離,成立各種機構,分為文、武、司法三部分。

組建戶部、吏部、刑部、工部、教育部、衛生部。

戶部管民政財政,吏部管官員升遷。

刑部負責抓捕犯人,在各個地方成立巡檢司。

工部管理工廠、道路、水利等。

教育部管理教育和科考。

衛生部管理郎中,主管治病防疫。

這就是大明六部,摘出去兵部,新加入衛生部。

這種制度,現在的官吏最熟悉。

這些人還考慮要不要成立內閣。

蘇河直接制止,他們這個小規模的草臺班子,成立什麼內閣,沒有必要。

相權必定會分一部分君權,無論怎麼限制,都會朝這個方向發展。

大明內閣首輔,已經掌握實質性的宰相權力。

蘇河現在要掌握絕對的權利,帶領隊伍走下去。

這時候還不能分權,形成形成文官領袖更麻煩。

蘇河的想法是建國後,根據情況設立內閣或宰相。

軍方成立都督府、參謀部和軍法部。

司法方面。

成立主管審案的大理寺,它和刑部一樣,在地方成立分部,審案官員為提刑官。

成立都察院,都察院御史專門調查官員。

御史不掌握風聞奏事的權利,調查官員必須要有實證。

還成立科學院,這個一般人搞不懂的機構。

這裡的人沒有實權,但享受部級官員待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閃電小兵

戰士

過招

風嘯木

趙浪穿越秦朝

趙浪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