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嘯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章 簡易機床,過招,風嘯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火繩槍,只能依靠鐵匠卷制。
製造一個合格的槍管,需要好幾天時間。
這種火繩槍非常容易炸膛。
現在直接用鏜床在鐵棍上鑽孔。
一個工匠一天,能製造二十根槍管。
槍管的氣密性非常好,它還是一個整體,槍管強度很高,不容易炸膛。”
張德志帶領蘇河,前往製造車間。
他在路上說道:“蘇統領,你提出來的燧發槍,其中最關鍵的燧發機,我們的工匠已經做出來。
經過測試,它的點火率高達八成以上。
我們繳獲的火繩槍點火率只有五成。
使用燧發槍,能極大的提高火力密度。”
蘇河聽到後點點頭,詢問道:“燧發槍最難製造的部分,是彈簧鋼片。
我們的鋼材,能完成多少次擊發。”
張德志立刻回答道:“五百次左右,我還要工匠做出來的燧發機,方便替換彈簧鋼片。
士兵經過簡單培訓,就可以自己換掉壞了的彈簧鋼片。”
蘇河與張德志,聊著火槍火炮的製造過程。
他們來到兵工廠最重要的車間,槍管炮管制造的車間。
車間水車傳動軸的轟鳴聲依然很大。
傳動軸上連著一排鏜床,上面的麻花鑽,分成四種大小。
它們分別為15毫米、75毫米、110毫米、150毫米。
蘇河走到鏜床邊上,看工匠加工槍管。
傳動軸透過齒輪,帶動鏜床上的麻花鑽飛速轉動。
工匠把鐵棍固定好,緩緩向麻花鑽方向推動。
鋼製的麻花鑽,可以輕鬆切削生鐵。
鏜床把鐵棍加工成口徑十五毫米的槍管。
這個步驟最關鍵的一點,工匠的手要穩,偏差一點點,整個槍管就報廢。
蘇河繼續往旁邊走去,這裡的工匠在加工炮管。
炮管的加工過程更加艱難,麻花鑽與生鐵高速摩擦,產生極高的溫度。
炮管裡面都變得赤紅,工匠不斷用水沖洗炮管內壁,降低炮管內的溫度。
蘇河又向其他生產車間走去,它們是加工槍炮其他部件。
他看到正有工人,用油紙包一些顆粒火藥、碎鐵片、遂石片。
按照比例把它們混一起,中間還放一根帶很多毛刺的銅線。
蘇河一眼就看清楚這東西的作用,這是拉發引信。
他指著這個車間,向張德志詢問道:“你們已經掌握髮火機率很高的拉發引信,這都開始批次生產了。”
張德志點點頭,像蘇河介紹道發引信。
“沒錯,士兵反應在戰場上,容易丟失火摺子等引火物品。
火繩經常受潮,還不容易點著。
我又想到全軍即將換裝燧發槍,再攜帶火繩點燃大炮,不太合適。
蘇統領又提過拉發引信,正好我們研究燧發槍的燧發機。
工匠們就用燧石為主原料,研究出拉發引信。
它發火成功機率很高,能達到九成,比火繩還穩定。
拉發引信只要不用水浸泡,哪怕是下小雨,它也能正常發火。”
蘇河伸出大拇指,稱讚道:“你們做的非常棒,後天就是元旦,到時候以工部的名義,給工匠們發獎勵。”
拉發引信蘇河只是提過,這是工匠獨立研究出的東西。
代表著提高工匠地位,並用金錢作為獎勵,能激發工匠的創造力。
“張尚書,我預計在明年二月份左右,我們就要和大明朝廷開戰。
以兵工廠的能力,到那時能否製造出裝備一個師的燧發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